首页 资讯 生活 400-633-4033
2012年海外华裔青少年“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四川营开营
2012-07-15 19:17:01  |  新闻中心 蜀风艺文文化成都 

日前,2012年海外华裔青少年“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四川营开营。在中华传统文化客商,营员们系统学习了中华传统文化常识,包括中国字的演变史、古代哲学、姓氏来源以及古诗古乐等。“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是缅甸籍华裔少年唐独如在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常识课上吟出的唐诗。

在成都美视国际学校纪岚老师的课上,营员们学起中华文化常识丝毫不马虎,跟着纪老师认真朗读唐诗宋词,背诵《论语》。

“虽然我看不懂中文,但老师解释的《论语》,我可以听懂一些”,来自瑞士的胡骁维告诉记者,他的父亲常劝导他多学习一些中国古诗古词,当时他还觉得“有什么可学的”,听了纪老师讲解的唐诗宋词后,胡骁维觉得“中国诗词挺有意思的”,并表示以后一定多涉猎。 

除了在课上背诵《论语》,华裔少年在了解中国姓氏来源后,还学起古人为自己名字取字。在这次“中国寻根之旅”中,留下特别的纪念。

来自缅甸的孙美君为自己取字“曙光”,她解释说,“我觉得每天都是新的,人要向前看,每天都怀有希望”。胡骁维为自己取字“竹”,“我觉得竹子挺好的,听老师介绍在中国古代竹子是一种美好品性的象征,而且大熊猫也爱吃竹子”。

据了解,在课上,半数以上的华裔少年为自己取了字,“明、志、和、静、幸、仪、安”等中国字都成为他们效仿古人,以“字”明志、向往美好未来的象征。

本文共1页 1
来源 中国新闻网  |   作者 徐杨祎 郝力敏
点击阅读更多【成都文化】新闻
《果果画成都》11岁成都女娃迷上画家乡
《华尔街日报》:中国成都正借助文化的力量崛起
成都的哥自创的士图书馆博物馆 展现成都出租交通史
成都的哥自创的士图书馆博物馆 展现成都出租交通史
章一飞:成都 诗歌之城,音乐之都
成都城市文化再发现系列讲座肖平给市民讲述成都移民文化
老成都记忆 因炉火而来的温暖冬天
老成都记忆 耀华餐厅:春熙路的洋盘记忆(下)
文翁化蜀:再造文化都江堰 西汉文翁首创官学奠定蜀地人文的精气神
[下篇文章] 法国驻成都总领事馆举行国庆招待会
[上篇文章] 温江区举办“健康温江 太极温江”24式太极拳比赛大力挖掘太极文化助推文化发展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联系 | 加盟合作 | 联系我们
欧咯®旗下网站 成都热线
Copyright © 2006-2021 CDRX.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欧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