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生活 400-633-4033
陈可石:在世界城市坐标系里看成都 强化特色延续城市文脉
2012-07-25 12:39:50  |  新闻中心 蜀风艺文文化成都 

  不是复制,而是借鉴并创新

  记者:你在十项建议里提出,文化引领城市发展。事实上,很多城市已经将发展文化产业作为突破口,兴建了很多文化街区,但这有没有达到将文化从观赏性的处境中挖掘出来,融合进智慧性产业中去?有比建一个项目一个街区更高明的方法么?你也在建议中提出增加成都水景,将锦江沿岸打造成一个文化休闲产业地带。在规划层面如何做到更好?

  陈可石:文化不是一种摆设或者符号化的东西,而是经过多年的积累、熏陶,从对生活之美的发现和感受中塑造的一种城市气质。世界上将文化作为突破口的城市很多,比如佛罗伦萨,很早就将城市定位为博物馆城,所有建筑都围绕这个定位考虑,如今每个到访的人都对其印象深刻。当年北京其实也可以这样定位,那些老建筑老城墙都是非常有价值的,如果保留下来相当于20个佛罗伦萨那么大的面积。遗憾的是,这只能是想象了。传统的中国城市都是非常注重精神和文化建设的,这和欧洲中世纪后、特别是工业革命后的城市发展理念有根本区别。比如英国的很多城市都是由一个或几个产业支撑起来的,曼彻斯特、谢菲尔德等,随着产业的衰落,城市也逐渐衰落,付出了相当沉重的代价。北美也是如此,底特律、西雅图,一些城市现在都还在努力消除城市支撑产业衰落后的影响。从这个角度上讲,我们是幸运的,没有疯狂地走大工业化的道路。同时这也意味着我们正处于城市发展的一个重新思考和定位的关键时刻,这也催生了此次的十项建议。几十年后中国需要什么样的城市,成都是什么模样?城市该向何处去?现在就要思考、回答并确定下来。城市中那些美好的、有魅力的元素,有一个发现并领会的过程,我们需要一个什么样的城市就此呼之欲出。仓促和盲目是很可惜的事情,苏州就是一个例子,工业化苏州GDP数值很高,回头想再做文化却不行了,原本很好的根基已经被毁得差不多了,可以补救但魅力大减,竞争力也失去了。

  别人的成功经验与自身的特点必须结合,这是我们一直坚持的观点。锦江沿岸学习塞纳河沿岸,不是拷贝和复制,而是借鉴并创新,以免丧失特色。此外,成都有规模很大的文化人群,他们的创造力必须被激发出来,为这座城市创造价值。文化影响力取决于文化产品的市场流通力,否则一个城市尽管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也有非常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但是如果不能通过文化产业、市场经济的机制,把它发掘出来,城市文化影响力就不存在。

本文共5页 12345
来源 成都日报  |   作者 格鲁
点击阅读更多【成都文化】新闻
《果果画成都》11岁成都女娃迷上画家乡
《华尔街日报》:中国成都正借助文化的力量崛起
成都的哥自创的士图书馆博物馆 展现成都出租交通史
成都的哥自创的士图书馆博物馆 展现成都出租交通史
章一飞:成都 诗歌之城,音乐之都
成都城市文化再发现系列讲座肖平给市民讲述成都移民文化
老成都记忆 因炉火而来的温暖冬天
老成都记忆 耀华餐厅:春熙路的洋盘记忆(下)
文翁化蜀:再造文化都江堰 西汉文翁首创官学奠定蜀地人文的精气神
[下篇文章] “80后”川妹子莲羊用国画技法画漫画《龙肆》
[上篇文章] 青羊城中村改造为“五新青羊”赢空间 助精品城市提升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联系 | 加盟合作 | 联系我们
欧咯®旗下网站 成都热线
Copyright © 2006-2021 CDRX.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欧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