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企业,其实不‘小’。”刘晓勇说的后一个“小”,是指对社会的贡献。“之所以叫小微企业,是因为其从业人员数量、营业收入规模小,但这个群体在缴纳税收、提供就业方面,功不可没。”
四川省经信委曾做过一项统计。去年底,全省小企业创业基地内的7361家企业,吸纳就业超过91万人,总资产达到2104亿元。
彭州市敖平镇友谊村村民覃凤莲对小微企业的直观感受来自 “家纺车间”。她所在的小区,成为华茂家纺服装产业园的延伸,缝纫机架到家门口,她就地转化为产业工人。
华茂产业园的兴起,源于成都对彭州的家纺服装产业定位。而荷花池搬迁的消息,也刺激存在转型需求的大量服装生产企业应声前来租赁或是购买厂房。预计到2015年,彭州家纺服装企业将集聚达2000家,家纺服装及其配套产业将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00亿元、税收30亿元。
力兴工业园园区董事长刘正全则琢磨着如何帮助小微企业不断发展壮大,“那样园区才能有着稳定的收益”。园区与崇州市政务中心合作,设立代办中心,涉及工商、财政、税收等事项时,园区企业实现“零距离”一站式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