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生活 400-633-4033
北宋成都主干道首次现身 水流地势共同造就成都城市格局
2014-05-30 14:05:01  |  新闻中心 蜀风艺文文化成都 

走在今天的成都城内,细心的市民也许早已发现,与人民南路、蜀都大道中段等近几十年才修成的道路不同,北大街、南大街、浆洗街、太升路等众多在成都有着一定历史的街道都并非正南正北走向,而是大致呈北偏东30°。打开一张成都街道地图来看,还有更多呈同样角度的老街道映入眼帘……为何老街道几乎都呈北偏东30°左右?这是否是成都街道的历史传统?是否有呈同样走向的古代成都街道已经被发现?昨日,市考古队成都体育中心考古发掘现场领队易立告诉记者,北偏东30°确实是成都街道的历史传统,近日市考古队在成都体育中心考古工地发掘出的一条北宋时期的成都道路便是这一特色的历史证据。记者昨日在发掘现场看到,这条北宋道路与本报曾报道过的唐代官邸呈完全相同的北偏东30°走向,路面总宽度达8米之宽,十分壮观。

北宋成都主干道

8米宽 残存40米长

本次考古工作刚刚发现的北宋道路遗址位于成都体育中心考古工地深处的西南区域,残存的遗址相当不起眼,若非考古工作人员细心指点,珍贵的北宋道路遗址在记者这个外行眼中只是一块平淡宽阔的土坝子,只是“土坝子”表面密布的大小瓦砾似乎在述说着它的与众不同。

本文共2页 12
来源 成都日报  |   作者 祝丹妮
点击阅读更多【考古】新闻
河南新密古城寨遗址发现夏代宫殿建筑群
凌家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在马鞍山市挂牌成立
连云港市海州区发现一处面积约1475平方米唐代建筑基址
国家文物局在京召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进展工作会
新津邓双宝资山出土罕见通体彩绘陶楼 文保专家用高科技拍出“尖嘴动物”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青白江首现成都平原战国时期未成年人墓葬群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宣布东汉家族墓群发现“摇钱树”
四川首次大规模发现半地穴式房址 再次印证凉山州安宁河流域是南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
四川首次大规模发现半地穴式房址 再次印证凉山州安宁河流域是南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
[下篇文章] 武侯区簇桥街道“洋楼”老了 政府“出大头”治好病
[上篇文章] 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百年华西坝 今日新辉煌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联系 | 加盟合作 | 联系我们
欧咯®旗下网站 成都热线
Copyright © 2006-2021 CDRX.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欧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