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成都内陆自贸区建设。成都要用好丝绸之路经济带和长江经济带国家战略双向开放的区位资源,创新开放模式,大力推进投资、贸易、金融、综合监管等领域制度创新,加快成都内陆自贸区建设,促进优势互补,培育内陆开放高地。成都要参照中国(上海)自贸区建设的创新模式,完善负面清单管理,打造国际化、法治化的营商环境,建立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基本制度框架。要注重城市间的资源整合和一体化发展,重点建设成渝主轴带和成都-绵阳-乐山次轴带,推动成都天府新区创新发展。加快成都内陆自贸区核心区建设,要以天府新区、高新区、航空枢纽港等为综合自贸区核心区,加快航空枢纽、铁路枢纽建设,积极建设西部地区的综合性轨道交通枢纽,设立了铁路一类口岸,为亚欧商贸提供更为全面的服务与支持。成都要进一步加强与欧美、东亚、中亚、非洲、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往来,重点面向东南亚、中亚和西亚地区,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
打造优势产业世界级产业基地。成都要凭借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等优势产业打造成为世界级产业基地,积极推进汽车整车和零部件制造等产业成为世界级产业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引进具有国际领先、国内外先进技术的产业,紧抓国际国内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机遇,配合长江经济带经济结构调整,积极承接长江下游地区的产业转移,加快形成产业集群,依托高新区、经开区、天府新区等重点区域,大规模、成建制、全链条承接产业转移,强化承接产业转移能力和创新平台建设,推动在成都设立制造基地。加快增强成都自主研发能力,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设立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基金,深化产学研合作,建立人才、智力、项目相结合的柔性引进机制,引导创新资源向企业集中。加强与长江经济带沿线城市产业的竞争与合作,形成区域产业的“水平分工”,积极提升产业发展竞争力,推动成都产业提质升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