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生活 400-633-4033
新繁棕编 十几道工序才能做好一顶帽子 指间绽放新生命
2015-01-31 23:35:01  |  新闻中心 蜀风艺文文化成都 

1989年,朱木兰牵头成立了成都荣龙帽业有限公司,坚守在这块老祖宗留下的宝地里。“我们必须要扩大销路,让手艺人有想头,这样棕编技艺才能传承下去。”她只身一人到广州、深圳、浙江、上海、江苏去打通销售渠道,“我到处找厂家,那时我一般先到当地邮局,把黄页拿出来翻,将上面所有帽厂的电话通通记下来,再回到宾馆一家一家地打电话过去推销新繁棕编。后来,我找到了三十几个厂家,终于可以算是把新繁棕编从死做到活。”朱木兰给我们讲了好几段心惊胆战的送货、收账的故事,甚至有一次她躲在宾馆里伤伤心心地哭了一场,她说:“为了新繁棕编能活过来,我的鞋子都不晓得跑坏了好多双,流了多少汗水和泪水呀。”

朱木兰不仅继续忙于拓宽新繁棕编的销路,寻找更多展示棕编文化的途径,还四处学习,为新繁棕编技艺引入时尚新元素。她指着2013年在杭州获得亚太传统手工艺博览会优秀奖的棕编《熊猫》自豪地介绍道:“别人都是用线绣上去的,我这个是把棕叶劈开成细丝编成的。”这些“棕叶绣”作品从题材内容、表现形式和技术手法上,都是对以往棕编技艺的创新。“从20岁到现在,我一辈子都在做新繁棕编。虽然今年都63岁了,但我还有信心把新繁棕编做得更大更好。”朱木兰笑说自己是六十岁的年龄,五十岁的相貌,四十岁的心态。

本文共6页 123456
来源 成都日报  |   作者 舒欣
点击阅读更多【新繁棕编】新闻
新繁棕编 十几道工序才能做好一顶帽子 指间绽放新生命
新繁棕编亮相印度新德里 世界舞台上的成都技艺
[下篇文章] 成都耀华餐厅的辉煌岁月 曾是市区内唯一中西合璧餐厅
[上篇文章] 传统与现代结合 首次超大规模川剧变脸亮相《最强大脑》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联系 | 加盟合作 | 联系我们
欧咯®旗下网站 成都热线
Copyright © 2006-2021 CDRX.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欧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