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生活
成都中学(成都七中)源于墨池、芙蓉两书院 墨韵留香 文脉永继
2015-04-12 21:00:30  |  新闻中心 成都教育教育新闻 

墨池书院之得名,始于西汉辞赋大家扬雄。“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位于今日青龙街的墨池,当年是扬雄为文作赋时的洗笔处,子云亭亦建于其侧。因为对扬雄的景仰,重文尊贤的成都人自宋代始即在其故居旧址兴建学堂,名之曰墨池书院。千百年来,屡经兵燹毁坏,又屡次重建。

清道光年间,四川学政聂铣敏有志“继文翁之兴学,复子云之遗迹”,捐出俸禄白银约一万两,买下湮没于明末战火、后改为民房的郑氏私宅院落及空地数亩,在原址重建墨池书院。建成后共有中间书院、左侧东园、右侧廉泉精舍三大部分,计房舍200余间。于是乎,青龙街上“谈笑有鸿儒”,琅琅书声再起。有清一代,墨池书院与芙蓉书院、锦江书院(尊经书院前身)、潜溪书院并称成都四大书院。

传统书院变身现代学堂

时间轴移到1900年代,君临中原两百多年,经历“康乾盛世”的大清帝国,此时已疲态备呈,为扶大厦之将倾,不得不废科举,兴西学。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清政府通令各地:省书院改制为高等学堂,府书院改制为中学堂,县书院改制为小学堂。两年之后,此敕令正式实行,成都中学(七中)即从此发端。

本文共9页 123456789
来源 成都日报  |   作者 何傻记
点击阅读更多【成都中学】新闻
成都中学(七中)迎来110周年校庆 远程教学协作项目辐射中西部468所学校
成都中学(成都七中)源于墨池、芙蓉两书院 墨韵留香 文脉永继
从成都中学(成都七中)走出的著名校友:李稻葵、王小川、张伟、李英睿、唐爽等
成都中学(成都七中)110周年华诞 名校教师来“秀”课
解密成都四七九中成员学校分为三类 公办民办眼花缭乱
成都七中加挂成都中学校牌源自“成都县立中学”情感回归
成都市七年级九年级将设劳动与技术课 2013年秋季开学时间9月2日开始正式行课
成都“四七九”将继续领办四所极重灾区学校 石室白马中学三年本科上线增长17倍
[下篇文章] 成都市13区(市)县启动机构改革 ​新津率先组建行政审批局
[上篇文章] 金牛区网络集团校正式开课 20所中小学教师正式“线上走课”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联系 | 加盟合作 | 联系我们
欧咯®旗下网站 成都热线
Copyright © 2006-2021 CDRX.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欧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