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生活
成都中学(成都七中)源于墨池、芙蓉两书院 墨韵留香 文脉永继
2015-04-12 21:00:30  |  新闻中心 成都教育教育新闻 

在当年的一份学校教学设备登记表上,可以见到其课程设置的完备:

生物教具:蝙蝠标本一瓶、蛇标本二瓶、金水母一瓶、念珠藻一瓶、蜥蜴及蛇卵一瓶、鸽骨架一个、人体解剖模型一个、人眼解剖模型一个、人耳解剖模型一个、蜻蜓生活史一盒、细胞分裂模型二十个……

化学教具:漏斗管四五个、又球形漏斗管十一个、屈头甑三个、铜锅及盖一个、学生自制标本一瓶、展翅板九个、毒瓶二个、约二市寸长玻璃筒十七个、显微镜制片盒三个……

音乐教具:收音机一个、琴风管一个、弦音计四个、弦柱五个、音乂十一个、共鸣箱一个……

1952年,成都县立中学校更名为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校,校址仍在青龙街。迄今,校名再未改变。

1954年,成都中学(七中)迁至磨子桥,即今日之成都中学(七中)本部。

“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清华大学原校长梅贻琦的这句话,也适用于各个时期的成都中学(七中)。成都高等小学建立之初,即挽请出身书香世家的社会贤达龚藩侯为首任校长,其继任者刘彝铭曾于清光绪二十九年癸卯科进士及第,也是工书擅诗的饱学之士。回忆1930年代时的成都县中,校友陈孔昭写道:“校长掌管校政,负责延聘教师。每值酷暑严寒的假期,四处奔忙,凡学界名流德才兼备、教学成绩卓著的教师,吴校长均不辞晨昏往返,尽礼敦聘。于是成都县中人才蔚集,群星灿烂,如向楚、林山腴、龚向农(龚道耕)、罗孔昭、何光玖、饶德滋、谭肇闻、王伯宜、徐庶聪、龚谘善、邓静安、李惠生、文天龙等专家学者,教育界名流均先后执教于此,可谓名家荟萃,群贤毕集。”

本文共9页 123456789
来源 成都日报  |   作者 何傻记
点击阅读更多【成都中学】新闻
成都中学(七中)迎来110周年校庆 远程教学协作项目辐射中西部468所学校
成都中学(成都七中)源于墨池、芙蓉两书院 墨韵留香 文脉永继
从成都中学(成都七中)走出的著名校友:李稻葵、王小川、张伟、李英睿、唐爽等
成都中学(成都七中)110周年华诞 名校教师来“秀”课
解密成都四七九中成员学校分为三类 公办民办眼花缭乱
成都七中加挂成都中学校牌源自“成都县立中学”情感回归
成都市七年级九年级将设劳动与技术课 2013年秋季开学时间9月2日开始正式行课
成都“四七九”将继续领办四所极重灾区学校 石室白马中学三年本科上线增长17倍
[下篇文章] 成都市13区(市)县启动机构改革 ​新津率先组建行政审批局
[上篇文章] 金牛区网络集团校正式开课 20所中小学教师正式“线上走课”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联系 | 加盟合作 | 联系我们
欧咯®旗下网站 成都热线
Copyright © 2006-2021 CDRX.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欧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