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创的成都高等小学分为甲班和乙班,第一任校长(时称“堂长”)为龚藩侯先生。龚藩侯先生是成都大儒、教育家龚道耕之父,当时刚刚从外省的知县任上卸职,成绵道成都府官员闻其贤德之名,力邀其回乡办学。
从传统书院变身现代学堂,对于整个成都或四川的教育史来说,具有划时代意义。教学内容不再只是“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而变为以现代科学文化知识为主,甚至一建校就开设了日文课。
13岁的孙震入校之后,最深的感受是,不会再受到读私塾时视为天经地义的体罚了;也不会再整本整本地背诵《诗经》《尚书》《春秋》《论语》等玄奥古文,只是有时会默写课文中的某章某段。学生也不只是再整天“宅”在教室里,只重读书而不重身体,而是有了体操课,开始摆脱旧式文人“好静恶动”的习气。老师也不全是着长袍蓄长辫白胡的硕儒,比如说体操老师刘斌则是毕业于湖广总督张之洞在武昌所办自强军中的“武秀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