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生活 400-633-4033
​破“旧”立“新” 成都转型启示录 布局之道:“全产业链”
2015-05-19 10:33:33  |  新闻中心 都市生活成都头条 

一些代表先进制造业方向的企业,像香港地区的楼宇制造业,或者一些精密的仪表、高精尖仪器的组装等,能够顺利通过遴选。“作为产业新区,我们对产业的选择很慎重。只有那些在全球有示范性的先进制造业,才具有对四川全省产业的引领和示范效用。”

根据不同的产业,他们还针对性地划分了不同的单元。按照每平方公里1万人的人口密度,每个单元用地规模20~30平方公里,其中包含产业、居住、商业、公建、绿地等功能,形成职住平衡、配套完善、布局融合的“产城一体单元”。

据有关机构预计,到2020年,天府新区将真正坐实成渝“双核经济增长极”的美誉。经济进入“新常态”后,淘汰落后产能、产业转型升级,尤其中国制造转型升级迫在眉睫,而规划中的“中国制造2025”也越来越热。从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部署,到工信部近日的规划预热,再到媒体上的高频出现,以及资本市场的热捧,人们对中国制造的关注日益升温。

“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有一个共识,那就是制造业是一个国家的重要支柱。”成都市社科院副院长阎星认为,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制造业带来的经济繁荣是不可否定的。“因而,我们的产业和技术升级要以加强制造业为核心。”

产业转型升级,尤其是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并不是一个新的提法。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以珠三角代工企业遭遇的外贸生存危机为起点,如何提高中国制造的附加值,摆脱处于“微笑曲线”低谷的命运,曾一度成为焦点话题。但此后两三年,转型危机被高投资带来的经济繁荣所掩盖,中国制造升级的路径与长期目标也未成型。

随着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以及美德日等传统制造业强国重新启动“再工业化”战略,危机再也无法掩盖。2015年,越来越多的头牌外资企业开始加速撤离中国,中国制造正面临制造业倒闭潮和失业潮双面夹击的局面。

“成都市也有这种紧迫感。”蒋炜说,“成都制造2025”的规划去年底就开始着手了。“我们专门到工信部去取过经。包括国家工信部赛迪研究院、发改委经济研究中心,还有省里的工业经济研究中心的很多专家,我们经常在一起交流。”

本文共11页 1234567891011
来源 成都日报  |   作者 成都日报
点击阅读更多【新常态】新闻
“万亿级”后再起跃 中国经济信心的成都样本
成都多举措“去库存”将发展住房租赁市场鼓励投资者购买库存商品房
稳增长抢机遇 成都高新区出台三大支持政策
成都市商务委发布2015前4个月商务运行情况 完成全年进度51.6%
成都“稳增长” 经济社会将更加平稳健康发展
成都转型升级成效初显 稳增长中调结构 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破“旧”立“新” 成都转型启示录 布局之道:“全产业链”
崇州牵手百度出台智慧城市顶层设计 谋划产业新格局
[下篇文章] 春熙路禁停新规“上岗”两日就见效 路口交通“缓口气”
[上篇文章] 成都新棋局:​“抱团”发展 引领“钻石经济圈”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联系 | 加盟合作 | 联系我们
欧咯®旗下网站 成都热线
Copyright © 2006-2021 CDRX.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欧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