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4个小时的交通安全社会实践活动中,谢女士更多的感受是交通劝导员的不易。“半个小时里,我就遇到3辆闯红灯的电马儿,有些劝也不听,我觉得自己很不被尊重。”她最大的感叹就是指挥交通很辛苦,“不守交通规则,自己有时候不觉得有问题,但是旁人看到才知道有多危险!在这样的情况下,指挥交通的人太辛苦了,以后等我拿到驾照,无论是出于安全还是尊重别人,将心比心,都会更自觉一点。”
在受访的5名交通劝导员里,2人请假、2人翘班、1人逃课。因为交通安全社会实践多安排在周一至周五,让很多市民觉得时间上不方便。市民李先生说,他的几个朋友也在考驾照,但并没有被要求“站口子”,“如果全部人都这样,我是可以接受的。”
声音
“站口子”不能“应付”
泰和泰律师事务所律师邓小莹认为,交通安全社会实践活动自有其积极意义。“这些‘准司机’们通过当交通劝导员,既能更了解和理解行人及非机动车,也能更理解交通执法者的难处。”
邓小莹认为,归根结底,交通安全社会实践活动的最终目的,还是通过亲身体验和换位思考,让司机们都能更好地规范自身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