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生活 400-633-4033
《世界遗产地理》:最成都 一座城的精神与气质
2015-07-16 20:26:58  |  新闻中心 蜀风艺文文化成都 

都江堰青城山一带,野生动植物种类极为丰富。

成都何其幸也,造物之神奇,择定了一个宜居的“天府之国”。

然则,天择成都,不仅是自然环境上的偶然生成。特殊地理环境中的精神气质,才是成都由古而今的深刻依托。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是“天、地、人”相互作用的必然结果。

班固在《汉书·地理志》中曾写:“凡民函五常之性,水土之风气”,天地人,是万物之本也。成都平原的气质,天生,地养,人成。地理环境深刻影响了成都乃至成都人的精神气质的形成。

这块平坦的川西平原,高山环护,古代与中央政权联系并不紧密,因政权更迭生出的兵祸较少。在发达的农耕经济基础上,伴随商贸与物产的极大丰富,南北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茶马古道和岷江水道等,数十条蜀道运载着蜀地特产,串联中国南北,远达亚欧大陆。丝绸茶叶,金银器皿,陶瓷漆器,蜀锦蜀布,美酒美食……

围绕着锦江,模仿咸阳建制,一座“既丽且崇,实号成都”的大城建立起来,二千余年城址不迁、城名不改。一座城,框住了“天下诗人皆入蜀”的三百年大唐文化盛世,留下了李杜千古文章,以及薛涛、司马相如、卓文君等一众士人才子,和武侯祠、杜甫草堂、永陵、望江楼、青羊宫和文殊院等众多人文景观。

古来有云:“少不入川”,这样一个天府之国,这样一种平静安逸、田园牧歌式的生活,让人来了就无法离开。

本文共4页 1234
来源 成都日报  |   作者 成都日报
点击阅读更多【成都文化】新闻
《果果画成都》11岁成都女娃迷上画家乡
《华尔街日报》:中国成都正借助文化的力量崛起
成都的哥自创的士图书馆博物馆 展现成都出租交通史
成都的哥自创的士图书馆博物馆 展现成都出租交通史
章一飞:成都 诗歌之城,音乐之都
成都城市文化再发现系列讲座肖平给市民讲述成都移民文化
老成都记忆 因炉火而来的温暖冬天
老成都记忆 耀华餐厅:春熙路的洋盘记忆(下)
文翁化蜀:再造文化都江堰 西汉文翁首创官学奠定蜀地人文的精气神
[下篇文章] 成都高新实验中学学生谭妮尔被世界名校爱尔兰都柏林工业大学录取
[上篇文章] 成都“电子警察”上岗 盯紧飞起的油烟浓度超标时自动报警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联系 | 加盟合作 | 联系我们
欧咯®旗下网站 成都热线
Copyright © 2006-2021 CDRX.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欧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