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青城山一带,野生动植物种类极为丰富。
成都何其幸也,造物之神奇,择定了一个宜居的“天府之国”。
然则,天择成都,不仅是自然环境上的偶然生成。特殊地理环境中的精神气质,才是成都由古而今的深刻依托。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是“天、地、人”相互作用的必然结果。
班固在《汉书·地理志》中曾写:“凡民函五常之性,水土之风气”,天地人,是万物之本也。成都平原的气质,天生,地养,人成。地理环境深刻影响了成都乃至成都人的精神气质的形成。
这块平坦的川西平原,高山环护,古代与中央政权联系并不紧密,因政权更迭生出的兵祸较少。在发达的农耕经济基础上,伴随商贸与物产的极大丰富,南北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茶马古道和岷江水道等,数十条蜀道运载着蜀地特产,串联中国南北,远达亚欧大陆。丝绸茶叶,金银器皿,陶瓷漆器,蜀锦蜀布,美酒美食……
围绕着锦江,模仿咸阳建制,一座“既丽且崇,实号成都”的大城建立起来,二千余年城址不迁、城名不改。一座城,框住了“天下诗人皆入蜀”的三百年大唐文化盛世,留下了李杜千古文章,以及薛涛、司马相如、卓文君等一众士人才子,和武侯祠、杜甫草堂、永陵、望江楼、青羊宫和文殊院等众多人文景观。
古来有云:“少不入川”,这样一个天府之国,这样一种平静安逸、田园牧歌式的生活,让人来了就无法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