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底,此前在业内外被广泛关注的成都万象城尚泰百货将正式闭店,加之今年早前关闭的101购物艺术中心、NOVO百货、天虹百货红牌楼店等,商业综合体中的百货正面临新的“淘汰赛”。既便如此,眼下市场中仍有大量的商业综合体在建、开工或即将问世。
一边是百货关门带来的行业忧思,一边却是开发在加速。业内资深商业地产人士表示,部分商业综合体内百货店闭店其实是商业竞争法则的正常“优胜劣汰”,“产能过剩”再次提醒“后来者”:综合体不是不能做了,而是看你怎么做!细分市场、精准定位在前端开发阶段,更显大数据时代“术前号脉”和“术后清淤”的重要性。
手机掌握时代
商业需要切实“综合”
曾几何时,综合体过剩一度成为热门话题。成都综合体真的问题很多吗?成都市楼宇经济促进会常务副秘书长张萍认为,成都的商业载体过剩与否不能简单用数量来做判断,而是应该用“活力”和“产值”来评估。实际上,供应量不是单纯的量化指标,“综合活力产值”才是衡量商业综合体是否已成“僵尸”的重要功能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