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太平戴维斯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底,成都集中式商业体量约为522万平方米,在建综合体数量约40个,2015年呈现项目总体量将达117.4万平方米。而据仲量联行统计,过去五年成都市通过租赁去化的平均商业面积是67万平方米/年,2014年末全市还有约34万平方米的集中式商业未能准时开业。
数量多,主题定位模糊,很显然综合体确实存在困局。但是不是真的没有需求,答案是:NO!
“随着手机时代的来临,各类商业模式不断出击市场,单纯的百货店关门已显正常。”一位长期从事商业地产招商工作的资深人士告诉记者,“百货闭店潮”是商业零售市场进化的必然历程,今后,休闲、餐饮、聚会、学习、锻炼等复合功能的载体更能被接受,人们将从单一的“逛街”转变为“生活方式”的“进化”。在新的商业模式倒逼之下,那些与别人品牌重复性高的“后来者”,肯定是“关门”的对象,此前不少商业综合体过分倚重百货主力店吸“粉丝”,今后随着手机时代而衍生的“吃喝玩乐游购娱”,正逼着开发商替消费者“重新思考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