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9点,成都第三条地铁线路——地铁4号线一期就要载客运行了!这条线路开通的背后,有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这条线又有哪些人性化的变化?本报记者独家为你揭秘——
【效率的故事】
保质量降费用 50天完成70天的工作量
“电通是一条地铁线路开通的四大重要节点之一;而4号线宽窄巷子站是全线电通的关键点,也是机电施工条件最为恶劣的一个站点。”昨天,成都地铁建设分公司有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作为机电安装最晚进场的一个点,当时距离全线电通只有不到一个月时间。面对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该公司简化程序,科学排布作业时间,仅用32天就完成了正常情况下45天才能完成的工程任务,“可谓创造了奇迹。”
接触网电通是列车热滑的必要条件,而太升南路站至宽窄巷子站是进场条件最差的区间段——交叉施工非常严重,有限的时间内与铺轨、轨顶风道安装、机电承包商安装同时交叉施工。“通过科学组织,5月中旬进场到7月11日全线接触网送电,原本70天的工作量,我们仅用50天硬是抢了出来。”该负责人说。
不仅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抢时间,还通过优化降费用——据记者了解,通过优化4号线主变电所的供电电源点,该公司共节约费用3000余万元;优化后的文家和沙河东上级电源点还提高了主变电所供电可靠性,也保证了地铁4号线电通的时间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