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生活
成都一楼盘售楼小姐怕赔偿偷换购房合同“公寓”变“住宅” 合同有误业主获赔4万
2016-01-09 12:17:29  |  新闻中心 成都楼市房产资讯 

田先生介绍,随后,他想进屋去找原来的合同,而售楼方则拦着不让,双方很快起了抓扯,当地派出所民警随即赶到现场。民警发现,售楼部一楼的监控视频,拍下了田先生站起来打电话,周女士迅速拿走合同闪身上楼的片段。

经过警方询问周女士终于承认自己拿走了田先生的合同,撕掉了其中房屋用途那一角,递给田先生的是一份更改过用途一栏的全新合同。

双方和解,售楼方将赔偿业主4万元

周女士表示,当初和田先生签订合同时,一式八份合同全部出现了打印错误,房屋性质一栏本来都该是“公寓”,却被误印成了“住宅”,她拿走合同就是想将房屋用途改回来,因为田先生正以此事要求公司赔偿,而公司则会让她一人承担该赔偿,为了避免赔偿,所以她才拿走了合同进行更改。

昨日中午,成都商报记者联系上该售楼项目部营销总监,他不愿意透露自己的姓名,只是回应说周女士拿走合同并进行更改,是她个人的行为,公司并不知情。而房屋用途出错一事,也并不存在欺瞒意图。“他买房的时候,还不是销售尾期,他的合同虽然标错为‘住宅’,但是价格和楼上楼下的‘公寓’价格差别不大。而且,无论是‘公寓’还是‘住宅’,在我们楼盘产权年限都是七十年,水电气收费标准也一样,主要只是日照长短有区别。”昨晚8时许,成都商报记者从田先生处获悉,双方在第四次协商中就解决方案达成一致意见,该公司同意赔偿田先生人民币4万元,而田先生则将不再追究。

律师说法

购房者可要求 撤销购房合同

遇到此类住房用途性质纠纷,到底该如何处理?泰和泰律师事务所马铃律师认为,根据成都市《关于“公寓”建设管理的若干规定》,公寓在日照时间、部分区域的间距控制标准上无法达到住宅标准,且在产权登记时会明确为公寓。但是该售楼公司的做法,则对购房者的居住体验和再次流转变现有重大影响,所以开发商将公寓谎称为住宅出售的行为是违约行为,购房者可以受到欺诈为由,要求撤销购房合同,返还购房款,并追究开发商的违约责任。

本文共4页 1234
来源 成都商报  |   作者 唐奇
点击阅读更多【购房合同】新闻
成都一楼盘售楼小姐怕赔偿偷换购房合同“公寓”变“住宅” 合同有误业主获赔4万
四川商品房水、电、气、电话、有线电视、宽带安装费用承担主体明确7月1日起全由卖房人买单
新版商品房买卖合同7月1日四川全省推行 增加车位、费用承担等约定内容
[下篇文章] 四川男子东莞交费5000元网上征婚 相亲后女方发来招嫖信息
[上篇文章] 巴达铁路开办客运业务 成都至巴中火车旅行时间压缩至7小时30分左右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联系 | 加盟合作 | 联系我们
欧咯®旗下网站 成都热线
Copyright © 2006-2021 CDRX.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欧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