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生活
成都防灾减灾 一座城市的城“防” 跟着箭头跑10分钟撤到安全区
2016-05-12 09:28:48  |  新闻中心 都市生活成都生活 

在制定预案的过程中,既要兼顾城市,也要考虑农村。“包括应急避难场所、应急物资储备等,都要考虑在内。”甯乾文透露,预案并非一成不变,还要进行专家组评估,以及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更改和完善。目前,绵竹市不仅建立了地震监测中心、完成了包括清平台、汉旺台、土门台在内的地震前兆监测体系建设,实现了省市地震监测数据共享。

2015年5月,成都在全国率先发布《社区(村)综合减灾公共信息标识建设规范》。在国土、水务、防震减灾、气象等自然灾害专业管理部门指导下,设计出涵盖各类自然灾害风险、避灾路线、避难场所等信息的综合减灾信息示意图,细化了小区、单元、散居住户的疏散线路图、设立简单明了的疏散导向标识等。目前,成都已建成223个综合减灾标准化社区(村),在这些综合减灾标准化社区(村)中,居民只要走出家门,出楼栋就能沿着标准化的防灾标识系统迅速撤到安全区域。

5月11日上午10点,成都紫荆社区的警报响起,60多名居民手里拿着社区风险地图手册、按照绿色疏散指示牌的指引,10分钟内都跑到了避难场所——紫竹广场。这是成都防灾减灾日的一场社区疏散演练。

演练开始前,来自社会组织的减灾培训师为社区居民普及了《社区(村)综合减灾公共标识建设规范》。“从居民楼门口就有绿色的疏散导向标识,并且在每一个路口,都有疏散导向标识,居民只要根据箭头指示,就能到达紧急避难场所。”减灾培训师王棋向居民展示指示牌,并告诉他们,到达避难场所后,会看见一张标有包扎区、通讯区、露棚区分布的地图。

本文共4页 1234
来源 四川日报  |   作者 雷倢 袁婧
点击阅读更多【防灾】新闻
建设安全城市 到武阳大道四川省防灾减灾馆模拟场景学逃生
建设安全城市 到武阳大道四川省防灾减灾馆模拟场景学逃生
成都防灾减灾 一座城市的城“防” 跟着箭头跑10分钟撤到安全区
[下篇文章] 建设安全城市 到武阳大道四川省防灾减灾馆模拟场景学逃生
[上篇文章] 雷雨强对流天气11日晚袭击四川盆地 未来4天都要防灾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联系 | 加盟合作 | 联系我们
欧咯®旗下网站 成都热线
Copyright © 2006-2021 CDRX.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欧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