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练开始后,居民们跑出小区,一路根据疏散导向标识来到避难场所,并在事先发放的“社区风险地图”上,标注了自己家庭周围的安全点和逃生路线,根据危险源可能发生的事故以及事故带来的次生灾害制定了适用于自己家庭的减灾地图。
建设社区(村)综合减灾公共信息标识并不足以提升居民的灾害风险防范意识,只有通过演习,居民才能娴熟运用社区(村)综合减灾公共信息标识逃生。居民吴女士说:“之前在路上看到过疏散导向标识,但并不清楚如何利用标识逃生,也不熟悉逃生路线。有了这次演习的经验,今后再发生地震,也知道如何避开危险了。”
除了熟悉社区(村)综合减灾公共信息标识,在演练中,减灾培训师还向居民展示了如何在灾难中互帮互助,比如利用身边的木杆搭建担架,利用衣物进行包扎等要领。
王棋说,为了提升居民的灾害风险防范意识,将倡导居民自主开展常态化的减灾活动。接下来的两天,成都还将有多场防灾减灾的疏散演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