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生活 400-633-4033
安萍:妈妈的早餐
2016-07-18 16:31:19  |  新闻中心 蜀风艺文文化成都 

安萍 文/图

早餐时分,我铺开纸笔,对我妈说,妈,我要给一家报纸的“美食版”写篇文章,写你做的这个糊糊,现在采访你,说说你的原料和程序,详细点哈。我妈先是一愣,然后眼睛一亮,明显地兴奋起来,不,简直就是有点“受宠若惊”。

说受宠若惊,其实是可以不加引号的。因为,我妈做的这种早餐,其实是并不太受待见的。

有一次,一位表姐带着她5岁的儿子从老家来做客。吃早餐时,我妈就端上她自制的一碗糊糊。这孩子看着碗,不动勺子,半天才嗫嗫自语:这个样子,太没有食欲了吧!而最不领情者,尤其我爸。我爸尝都不尝我妈做的这份早餐,他愿意自己煮面条或者喝豆浆下包子。

但是我妈还是坚持下来了,至今一年有余。为什么呢?因为,第一,“有营养”;第二,有我这个坚定的支持者。

下面来讲解这份糊糊早餐之秘籍。共分五步。

第一步:浸泡第一类原料。将各种豆类,如黄豆、黑豆、红豆、绿豆,以及花生米、苡仁等,各取一定分量,放在清水钵钵里浸泡,大约四五个小时。

第二步:蒸煮。将浸泡好的原料,如同蒸饭一样,放在电饭煲里蒸熟。蒸熟后,将一锅原料分袋包好,放在冰箱里。分装储存的目的,是每次多做一些,以后每天早上只需取一袋出来加工食用。

第三步:一类原料加上第二类原料,湿打粉碎。二类原料是枸杞、葡萄干和去核的红枣。将一类二类原料共同放在榨汁机里细细打碎。这称为湿打。

本文共2页 12
来源 成都日报  |   作者 安萍
点击阅读更多【市井】新闻
慢成都旅行路线串起30多处老建筑 80后小伙用老宅解锁老成都的回忆
慢成都旅行路线串起30多处老建筑 80后小伙用老宅解锁老成都的回忆
成都太升桥头“最美风景”不再 95岁“鞋垫婆婆”离世
成都太升桥头“最美风景”不再 95岁“鞋垫婆婆”离世
成华区启动记录·2017拍摄活动 为成都留下有温度的记忆
《城市画报》:快成都 24小时快访“鲜肉”
曹树清:簇桥之恋
吴志维:住在公馆 睡在花下
徐娟:妈妈的缝纫机
成都大街小巷 葫芦丝悠扬
[下篇文章] 盐亭字库:文人之塔 文字之塔
[上篇文章] ​启尔德:小脚姑娘更易缔结良缘?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联系 | 加盟合作 | 联系我们
欧咯®旗下网站 成都热线
Copyright © 2006-2021 CDRX.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欧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