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生活 400-633-4033
成都援藏队给甘孜州带来“看得见”的变化
2016-08-24 21:08:17  |  新闻中心 都市生活成都生活 

“该项目占地面积约3万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5549.33平方米,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容纳避险人数约11000人。”据白玉县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相关负责人介绍,自2014年2月正式开工建设到建筑完工,项目先后历经土方开挖,边坡工程、路面工程,商铺、车库、仓库及厕所等房屋建筑工程及相关应急供电供水管线工程十余项。其中,土石方开挖就需241180.4平方米;边坡工程包括山体护坡及挡土墙工程,山体护坡2714.23平方米;对不同位置的挡防采用不同类型的挡土墙。此外,还包括路面工程24916平方米。

王大龙村 人畜分离新生活

成国道215线上一颗靓丽的明珠

位于巴塘县的苏洼龙乡王大龙村,地处金沙江畔,大山环绕,发展迟缓。从巴塘县城出发,要经过足足3个小时的颠簸,才能够到达王大龙村。7月9日下午,听说有成都的记者来采访,村民们都围到了村委会,为数不多几个能说汉语的,拉着记者,自愿当起了向导,滔滔不绝地说起村子这两年的变化。

“以为都这个岁数了,在山上就过一辈子,真没想到能有今天。”跟随着72岁的村民洛松多吉,记者走进了他的家,一栋2层楼矗立在农家小院之中,白墙红窗加上各种藏式点缀图案,特别漂亮。他告诉记者,他家6口人以前居住在宗松山上,住的是人畜合居的土楼,一楼圈养牲畜并兼具厕所功能,一家6口人则居住在2楼,每到夏天就臭气熏天、苍蝇满天飞。

2012年,双流区结对支援巴塘县后,苏洼龙乡王大龙村被列入了“6+2”援建项目之一,双流援藏队员在考察结束后的第一时间就编制了王大龙新村建设规划,“采取双流区每户2万元以奖代补,巴塘县给予每户1万元建新房补助,对全村实施了‘四改、三化’(改水、改厕、改厨、改圈;庭院的硬化、绿化、美化)新村建设。”洛松多吉成了首批受益者之一。

本文共3页 123
来源 成都日报  |   作者 赵荣昌 谢明刚
点击阅读更多【援藏】新闻
30年来援藏工作开展情况发布会召开:近1.2万名干部人才进藏工作
“重庆名师送教入昌”活动在西藏昌都正式启动
什邡市七一中学111名藏族学生告别母校 返回青海玉树参加高考
什邡市七一中学111名藏族学生告别母校 返回青海玉树参加高考
四川泌尿外科医院援藏医疗队再出征
四川泌尿外科医院援藏医疗队再出征
雅安市向西藏那曲市安多县捐6吨“暖心蔬菜”
雅安市向西藏那曲市安多县捐6吨“暖心蔬菜”
投入1689万元 成都高新区助力甘孜州德格县群众健康脱贫
青羊援藏干部日记走红网络 用脚步丈量援藏扶贫路
崇州市对口支援“农业共营制”走进纯净高原
崇州市对口支援“农业共营制”走进纯净高原
[下篇文章] 成都市政府办公厅:居住区公共配套设施须与住宅同步投用
[上篇文章] 国家电网成都供电公司保安全保民生 切实做好电网迎峰度夏工作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联系 | 加盟合作 | 联系我们
欧咯®旗下网站 成都热线
Copyright © 2006-2021 CDRX.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欧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