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生活 400-633-4033
《成都市“小街区规制”建设技术导则(2016年版)》出台
2016-09-07 22:19:52  |  新闻中心 成都楼市房产资讯 

昨日,成都市建委发布了《成都市“小街区规制”建设技术导则(2016年版)》(以下简称《导则》)。《导则》的发布,将对提高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提升旧城街巷空间品质,打造更宜居、更绿色、更方便、更和谐的街区空间形态有着重要意义。据了解,《导则》适用于市域范围内(含中心城区、天府新区直管区及二三圈层的卫星城或区域中心城、小城市、特色镇、一般镇)旧城中小街区的整治、提升、改造的设计、建设和管理活动。《导则》主要针对小街区内的公共区域(街道)的建设进行控制引导,包括道路、景观、市政设施、公服设施、建筑立面等内容。

街道分类

按主导功能与交通特征

共分为七大类

根据主导功能不同,街道可分为居住型街道、商业商务型街道、历史文化型街道以及综合型街道。

根据交通特征不同,街道可分为一般街道、步行街道以及人车共享街道三类。

居住型街道——

以居住功能为主的街道。临街界面多由住宅、配套公服以及少量商铺、广场、绿地构成。建筑界面通常为非连续界面,街道内应控制机动车车速,为居民提供舒适、安全的邻里交往、健身、活动的场所。

商业商务型街道——

以商业、商务、办公功能为主的街道。临街界面多由购物商场、精品店、写字楼、银行、超市、餐饮店等构成,业态复合功能多样,建筑界面连续。商业较为集中的街道宜设置广场、步行街、商业外摆空间,构建地上、地下人车分离的立体的交通体系。

历史文化型街道——

以文化旅游、商业服务功能为主,具有一定历史年代,传统建筑相对集中,传统文化特色鲜明的街道。应注重保护街道整体景观风貌,彰显成都传统文化特色。宜根据区域交通条件、功能要求灵活设置步行街或人车共享街道。

本文共7页 1234567
来源 成都日报  |   作者 袁弘
点击阅读更多【小街区规制】新闻
《成都市“小街区规制”建设技术导则(2016年版)》出台
[下篇文章] 四川高速公路通行费可挥卡闪付了全国率先试点
[上篇文章] 成都入选首批中国旅游休闲示范城市 九寨沟入选中国绿色旅游示范基地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联系 | 加盟合作 | 联系我们
欧咯®旗下网站 成都热线
Copyright © 2006-2021 CDRX.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欧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