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生活
《成都市“小街区规制”建设技术导则(2016年版)》出台
2016-09-07 22:19:52  |  新闻中心 成都楼市房产资讯 

停车设施——

停车需求较大的街道两侧可设置港湾式路边停车位,宜采用平行式停车,停车位展宽段与道路交叉口的距离应满足相关规范要求,有条件时配套建设电子计费器,对路边停车进行严格管理;历史文化型街道以及人车共享街道不宜设置路边临时停车位。在旧城改造中,可选择适当位置将部分停车位置换为非机动车停车位、街边绿化、城市外摆区以及公交停靠站等形式,以便营造丰富多样的休憩场所。可考虑分时段停车、指挥停车系统。

绿化景观

争取随处见绿,百米见园

突出成都“花重锦官城”特色

总体原则——

小街区应见缝插绿,增加如邮票绿地、袖珍广场、道路绿化等,争取随处见绿,百米见园;景观空间应体现生态性、整体性、开放性、文化性等原则;街道及广场绿化以乔木和草坪为主,适当点缀花卉灌木。

景观改造——

对现状街道绿化进行梳理评估,直径30厘米大树尽量保留;对过密的植物适当抽株,对不适合的树种、杂乱的灌木进行清理、更换。

围墙改造——

对居住型街道现状小区及单位大院的围墙进行改造,有条件的进行拆除;因安全需要保留的围墙宜适当后退红线,后退距离宜不小于1米,围墙外侧进行绿化;围墙内部景观好小区宜以通透的栏杆、绿篱等替换现状围墙,内部景观较差的可保留实体围墙并进行艺术化处理;围墙上增加攀爬的植物、花卉吊篮等。下转02版

植物选种——

突出成都“花重锦官城”特色,鼓励采用观花乔木、花灌木、宿根花卉、时令花卉。商业商务型街道宜选用冠幅较小,舒朗通透的植物,不宜采用高灌木及分枝点较低的乔木,避免对沿街商业的视线阻挡,如银杏、桂花树等;居住型街道宜选用冠幅较大,郁闭度高的植物,有利于形成连续的林荫树阵,如香樟、梧桐、合欢等。鼓励广场、硬质场地、人行道加强绿化覆盖,形成林荫,提升休憩空间品质。

街道家具——

应据街道特质和氛围采用形象、色彩、材质统一协调的街道家具。商业商务型街道:简洁、现代,富有设计感;历史文化型街道:匹配街道特质、运用历史符号,展现文化底蕴;居住型及综合型街道:造型简洁、美观、亲和。人流密集和休憩场地处,应酌情增加街道家具数量。应结合无障碍设施设计,提升人性化体验和街道空间品质。

本文共7页 1234567
来源 成都日报  |   作者 袁弘
点击阅读更多【小街区规制】新闻
《成都市“小街区规制”建设技术导则(2016年版)》出台
[下篇文章] 四川高速公路通行费可挥卡闪付了全国率先试点
[上篇文章] 成都入选首批中国旅游休闲示范城市 九寨沟入选中国绿色旅游示范基地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联系 | 加盟合作 | 联系我们
欧咯®旗下网站 成都热线
Copyright © 2006-2021 CDRX.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欧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