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生活 400-633-4033
成都为什么建设“双核共兴、一城多市”的网络城市群
2016-09-19 15:48:00  |  新闻中心 都市生活成都头条 

为什么建设“双核共兴、一城多市”的网络城市群

李霞告诉记者,国内外城市的形成,有的因军事防御、因资源开发、因工矿生产、因商品交易,还有因宗教活动而形成。而成都,历来是商贾云集之地,是典型的先有“市”然后有“城”,历史上“交子”的发明就是缘于成都商业贸易的兴盛。城市是一个大“市场”,在城市形成初期,各种生产要素只有向城市中心集聚才能实现交易成本最低,“单中心”城市发展模式满足了当时历史阶段的发展需求。

但随着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密度不断增强,竞争不断加剧,成本日渐攀升,随之而来的是房价飙升、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公共安全事件频发等,“单中心”弊端凸显,城市不断逼近甚至达到其承载力极限。要实现可持续的良性发展,必须突破极限。成都平原城市的地形特征,大城市带大郊区的城市内部区域特征,为城市空间拓展提供了先天条件,恰逢其时的天府新区正式获批、轨道交通时代开启,为成都拉开城市框架,突破“单中心”,构建“双核共兴、一城多市”的网络城市群格局创造了现实可行性。成都的发展、繁荣在主城,实力在新城。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要坚持主城发展和新城发展并重,改变沿袭千年的单中心格局,持续推动中心城区有机更新的同时,加快建设天府新区,着力构建“哑铃形”城市形态。同时,按照“独立城市”要求,高标准推进卫星城规划建设,做强城市发展的次级中心。

本文共3页 123
来源 成都日报  |   作者 李艳玲
点击阅读更多【城市规划】新闻
蒲江县推动构建“一带两核、多点支撑”的城市发展新格局
蒲江县推动构建“一带两核、多点支撑”的城市发展新格局
成都日报评论:​雄安新区规划的启示
成都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全面开启“三步走”战略 全面建设现代化新天府
市民热议成都新一轮总体规划和分区规划
《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年)(送审稿)》特点与创新:四个转型 四个进阶
专家点评成都市新一轮总规:与国家战略共生人居环境建设向更高阶迈进
中国温江·加拿大荷顿山可持续区域规划论坛举行
中国温江·加拿大荷顿山可持续区域规划论坛举行
成都市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姚毅:构筑城市发展新动力
成都市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姚毅:构筑城市发展新动力
[下篇文章] 成都市召开“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专题座谈会 紧扣学习主题 争当发展标兵
[上篇文章] 成都市兴蓉集团践行绿色发展为美丽中国典范城市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联系 | 加盟合作 | 联系我们
欧咯®旗下网站 成都热线
Copyright © 2006-2021 CDRX.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欧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