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生活 400-633-4033
成都为什么建设“双核共兴、一城多市”的网络城市群
2016-09-19 15:48:00  |  新闻中心 都市生活成都头条 

为什么强调构建大都市区空间结构

大都市区是一个大的城市人口核心以及与其有着密切社会经济联系,从而形成资源、环境、基础设施共享,人口、产业经济活动密切关联,具有一体化倾向的邻接地域的组合,它是国际上进行城市统计和研究的基本地域单元,也是城市化发展到较高阶段时产生的城市空间组织形式。李霞告诉记者,“结合国际城市的发展经验,大都市区形成和演进大致划分以集聚为主的强核阶段、集聚与扩散并行的外溢阶段和以融合发展为主的高级阶段。当前,成都已经处在‘集聚与扩散并行’的外溢阶段,这与全会报告提出要顺应大城市发展趋势,拓展城市外部空间是完全契合的。”

“我们的研究表明,未来成都将是1小时轨道交通圈范围内,涵盖2000万以上人口的特大型国家中心城市,开放紧凑的大都市区空间形态是成都的必然选择。构建大都市区空间格局,要把握以下几个关键,一是从‘单中心’到‘多中心’,加快功能疏解;二是从圈层状到网络化,加强协调发展;从粗放型到集约型,优化资源配置;三是从城乡统筹到城乡融合,推动城乡一体;四是从混合功能到主体功能,强调功能导向。从现实路径来看,构建大都市区,首先就是要建立起基于轨道交通的、互联互通的交通通道,使大都市区内部城市的发展由点汇成线,由线辐射到面,引导建立起更加紧密的内在经济联系,将区域合作诉求转变为城市发展的内生自觉。”

本文共3页 123
来源 成都日报  |   作者 李艳玲
点击阅读更多【城市规划】新闻
蒲江县推动构建“一带两核、多点支撑”的城市发展新格局
蒲江县推动构建“一带两核、多点支撑”的城市发展新格局
成都日报评论:​雄安新区规划的启示
成都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全面开启“三步走”战略 全面建设现代化新天府
市民热议成都新一轮总体规划和分区规划
《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年)(送审稿)》特点与创新:四个转型 四个进阶
专家点评成都市新一轮总规:与国家战略共生人居环境建设向更高阶迈进
中国温江·加拿大荷顿山可持续区域规划论坛举行
中国温江·加拿大荷顿山可持续区域规划论坛举行
成都市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姚毅:构筑城市发展新动力
成都市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姚毅:构筑城市发展新动力
[下篇文章] 成都市召开“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专题座谈会 紧扣学习主题 争当发展标兵
[上篇文章] 成都市兴蓉集团践行绿色发展为美丽中国典范城市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联系 | 加盟合作 | 联系我们
欧咯®旗下网站 成都热线
Copyright © 2006-2021 CDRX.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欧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