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生活 400-633-4033
毕超:成都应协同创新 打通产业先发优势转化梗阻
2016-10-13 15:07:28  |  新闻中心 都市生活成都头条 

破除科研成果处置束缚 疏通转化渠道

当前由于科技成果处置体制机制约束,大量的优质科技成果向产业领域转移的渠道不畅,另一方面,产业领域关于领先技术、领先产品的需求难以有效传递至科研机构。为此,一是要创新科技成果处置机制,扩大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自主处置权,针对以科研投入成本核算成果价值的弊端,尽快探索以市场为导向的科技成果价值评估机制,扫除以科技成果作价入股的体制障碍,同时提高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分享比例,疏通科技成果产业化渠道;二是要创新官产学研合作机制,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支持以企业为主体、联合高校和科研院所建设一批国家技术创新中心,鼓励依托技术和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创新科研合作模式,建立领先型市场需求与科研机构之间的信息传递机制,实现科技资源优势向产业先发优势的顺畅、高效转化。

改革科研资源管理方式 增强转化动力

经过数十年的创新投资积累,我国形成了总计超过500万人的高素质研发人员,同时形成了数量巨大的科研仪器设备,但是由于体制机制约束,上述人才与设备资源的利用率和共享率普遍偏低,在产业先发优势形成方面尚未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为此,一是要创新科研人员管理体制,探索允许大学和科研院所科研人员带着科研项目和成果、保留基本待遇到企业开展创新工作或创办企业,允许大学和科研院所吸引有创新实践经验的企业家和企业科技人才兼职,充分调动科研人员创新创业活力。二是要创新科研仪器设备管理体制机制,鼓励建立各类科研仪器设备网络共享管理平台,实现科研仪器设备配置、管理、服务、监督评价的全链条有机衔接,同时创新实验技术人员的利益分配机制,切实发挥公共科研仪器资源对形成产业先发优势的重要支撑价值。

匹配科研配套工程建设 改善转化环境

推动科技资源优势向产业先发优势转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受到诸多外界环境的制约,科技金融、知识产权保护和创新文化三方面的环境制约表现得尤为突出。为此,一是要加快科技金融体制机制创新,大力发展天使投资、风险投资,尽快开展高收益债券发行试点,鼓励商业银行探索投贷联动,形成与高风险科研活动、产业活动相匹配的金融支持环境。二是要加快知识产权领域改革创新,探索专利保险等知识产权保护新机制,构建网络化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体系,加大专利行政执法力度,营造支持勇于探索领先产品、领先技术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三是要加快创新文化环境建设,通过政策调整鼓励树立改变世界的创新文化,营造敢于挑战、不惧失败、相互欣赏的创新创业氛围,激发科技人员将科技资源加速向产业先发优势转化的活力。

(作者:陕西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讲师、博士)

本文共3页 123
来源 成都日报  |   作者 毕超
点击阅读更多【国家中心城市】新闻
王新峰:成都彰显中国城市的魅力宜居形象
德国顶级工业企业助力成都国家中心城市建设
《半月谈》刊发长篇通讯:成都,是个什么样的“都” ?
《半月谈》刊发长篇通讯:成都,是个什么样的“都” ?
成都:现代产业支撑成都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
成都践行新发展理念,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电视知识竞赛活动总决赛举行
国家中心城市产业发展投资说明会在成都举行
成都开展大规模优秀年轻干部人才递进培训
西南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张锦: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必然需要高水平互联互通
[下篇文章] “外国人入境就业许可”和“外国专家来华工作许可”将统一 成都试点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制度
[上篇文章] 2016年中国(成都)航空动力发展暨学术论坛:五位院士聚蓉城 盛赞成都航空动力产业优势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联系 | 加盟合作 | 联系我们
欧咯®旗下网站 成都热线
Copyright © 2006-2021 CDRX.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欧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