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生活 400-633-4033
成都三招破解住房维修资金“使用难”明确监管职责、创新使用制度、保障使用安全
2016-10-20 23:27:27  |  新闻中心 成都楼市房产资讯 

为了真正了解维修资金使用难的原因,记者走进了位于锦江区的金象嘉园小区。这是一个有1700多户家庭入住的小区,过去几年,一些公共设施陆续过了保修期,如何让小区更好运转成为一些业主和物管公司考虑的问题。在交房时,业主和开发商都按照规定缴纳了维修资金,这部分资金也就成为小区的“养老金”,如果小区的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需要维修,通过三分之二业主同意,就能提取“养老金”来给小区“疗伤治病”。但是在实际操作中问题却并没那么简单。小区业主张阿姨住在8楼,62岁的她有高原病,心肺功能不好,儿女都在国外。“如果电梯坏了,不能及时修好,我们这样的人怎么办呀。所以如果使用维修资金修电梯,我肯定第一个签字同意。”但是,住在张阿姨所在单元一楼的小王两口子却有不同的声音:“我们平时工作很忙,两个人都经常出差,哪有时间去签字投票?再说,我们住一楼,如果电梯坏了,我们也不受影响。”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这样的情况不在少数,为此,记者采访了从事维修资金相关政策、法规研究多年的四川君合律师事务所副主任郑书宏,他告诉记者,维修资金“使用难”的问题源于,我国的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筹集和使用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的维修资金应当经专有部分占建筑物总面积三分之二以上的业主且占总人数三分之二以上的业主同意。”但是对维修资金有法定决策、支配权的业主长期习惯于依赖监管部门,自管意识淡薄;而对维修资金无法定决策、支配权的监管机构又不能越俎代庖。业主的“不关心、不参与、不信任”导致了监管机构不能安心履行监管职责;而在维修资金使用的过程中,信息的公开、透明度不够,也使业主不愿放心大胆地参与到维修资金的意见征集和决策、监督之中。

本文共5页 12345
来源 成都日报  |   作者 缪梦羽
点击阅读更多【住房维修资金】新闻
成都三招破解住房维修资金“使用难”明确监管职责、创新使用制度、保障使用安全
[下篇文章] 都江堰市蒲阳中学隆重举行“十四岁守法典礼”仪式
[上篇文章] 2016第十六届西博会380名志愿者正式“上岗”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联系 | 加盟合作 | 联系我们
欧咯®旗下网站 成都热线
Copyright © 2006-2021 CDRX.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欧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