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生活
说川蜀之文化记号:地下的眼睛天上的石
2017-01-25 16:52:33  |  新闻中心 蜀风艺文文化成都 

说到这里,我突然想到了川剧里源于佛教的“踢慧眼”。佛教以藏于前额正中的第三只眼识妖辨魔,这一理念被川剧戏圣康芷林转换为超越腿功尖子的一种表演绝技。清末川剧舞台上盛演《白蛇传》,传说早先韦陀额上的“三只眼”,都是演出前先画在额上的。当韦陀与白蛇交战,康芷林扮韦陀,随紧锣密鼓上场,“领法谕”台前亮相,却不见额上有眼。正在满场狐疑之际,却听一声高叫“待吾睁开慧眼一观”,只见康芷林俯身抬脚,左一个尖子,右起半只眼,右一个尖子,左竖半只眼;不偏不倚,两半一合,就像印图章一样现出了金光“慧眼”,刹时掌声雷动、无不叫绝。原来康芷林为练腿功,先于靴尖画好眼睛,上台后用身段表演踢尖子开慧眼,不仅造就了川剧惊悚新奇、盛演不衰的绝活,以致有戏谚“曹黑娃的天旋子、地旋子,当不得康芷林踢尖子”,而且将神灵的天眼于脚尖额上腾挪旋移,化作了心明眼开的艺术表达。

就是这第N只眼的赋形物、就是这样在意念和身体间传递的眼力,就是这样拨云去雾、透爽清亮的视感,成就了这一方水土这一裔人。“峰影千层密,人烟一缕新。床头安水碓,树腹祀山神。坐石衣衫润,看云笑语真。此中疑外世,无地著风尘。”(张问陶《入栈即事》)或许祀神亲鬼之事国中尽有,而蜀地的礼敬神明,却更直接指向了除幻求真;或许富学立教随处耳濡目染,而川人的光远宣圣,却为了去圣入凡。应天之性,不是沉迷天上的幻乐无极,因为他们虽然不是先知,却深觉目力所及光明的极端即黑暗所在。达人之智,却是寻找在地的行走踏实,“顺通塞而一情,任性命而不滞”,因为他们已然慧眼自得,当看穿一切的虚无抵达灵魂深处,温婉而略带嘲讽的目光、慧黠而明媚奕致的眼神,就是想象天地人、看见世间界的最好姿态。我似乎明白了曾经参观金沙遗址的时候,一位站在青铜神像前的女讲解员为什么讲着讲着情不自禁淌下的“眼泪水”,从古到如今,蜀道边、院坝头,街市上、古镇里,随处可见这样应天达人的目光和眼神。

本文共4页 1234
来源 成都日报  |   作者 丁淑梅
点击阅读更多【巴蜀文化】新闻
首期“文化中国·锦绣四川——高校外籍师生巴蜀文化品悟之旅”落下帷幕
首期“文化中国·锦绣四川——高校外籍师生巴蜀文化品悟之旅”落下帷幕
说川蜀之文化记号:地下的眼睛天上的石
说川蜀之文化记号:地下的眼睛天上的石
唐宋成都街市繁华
唐宋成都街市繁华
成汉为五胡十六国时以成都为中心的一个割据政权
成汉为五胡十六国时以成都为中心的一个割据政权
巴蜀战场是蒙古军最先开辟的对宋战场
巴蜀战场是蒙古军最先开辟的对宋战场
《蜀地最后的秘境》:古蜀文明的现代朝圣
《蜀地最后的秘境》:古蜀文明的现代朝圣
四川大学历史学家舒大刚:​多元文化形成洒脱的巴蜀气质 巴蜀文化独步全球
第四届巴蜀文化与湖湘文化高端论坛 多元、融合、自由和创新 是传统文化根本的精神
[下篇文章] 迎新年送喜气 成都地铁3号线盼达号熊猫主题列车“盼达”换装变福娃
[上篇文章] 成都市民年夜饭“新花样”:火锅10人套餐送到家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联系 | 加盟合作 | 联系我们
欧咯®旗下网站 成都热线
Copyright © 2006-2021 CDRX.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欧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