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生活 400-633-4033
林振国:四川话比普通话“懂得起”而且表现力更丰富
2017-06-27 09:50:28  |  新闻中心 都市生活蓉城百态 

五里不同俗,十里不同音。方言仿佛是身份识别码,一开腔,即便身处异国他乡,也能识别出同乡身份。

成都人和重庆人说话区别很大。成都话绵软,重庆话硬,成都人多半脾气随和,重庆人脾气火爆:大体如此。苏州人说话很好听,嗲嗲的,即所谓吴侬软语;宁波话则硬邦邦,像吵架。因而有此一说:宁听苏州人吵架,不听宁波人讲话!四川话,随便那儿的人都能听懂,有点类似普通话。不像江浙一带,同为浙江话,杭州话和温州话相去何止万里!根本听不懂。

有许多方言今天不用了

“乡音无改鬓毛衰“,这话很耐人寻味。一个人无论离家多久,生活习性能改,乡音却难变。我长期生活于北方,但语言习惯却始终不变,或者说是难变。

老大归来,重新融入这语言环境。便有些感受,这是长期生活在固定语言环境里的人不容易感受到的,原因很简单,这就像一个人对身边微小改变并不会意识到一样。

有许多话语今天已经不用了,比如,洋马(自行车),打屁车(摩托车)。说洋马可能还有人记得,打屁车恐怕就少有人知了。另外,还有伙食团(食堂)也基本没人用了。独眼叫“边花儿”,也用于物:“那边过来一辆汽车,是个边花儿。”是说车少了一只灯。还有“上咐”,原为袍哥帮会语,现也不见了。普通话的推广使得许多字的读音也渐趋一致,也是大势所趋吧。

四川话表现力更丰富

四川话表现力丰富,生动幽默。比如:吃“白眼饭”。过去日子穷,吃饭没有菜叫吃白眼饭。吃米饭没菜是难以下咽的,不像吃馒头,趁热时,空口可以吃一个,白米干饭你吃吃看——吃得人直翻白眼。

那年我从外地回蓉探亲,舅舅说:送你一个三倒拐。什么是三倒拐呢?就是当时很流行的一种包,比一本书大些,厚薄也差不多,装个笔啊本子啊之类的那种:一条拉链从下拉到上要倒三道拐。

本文共3页 123
来源 四川在线  |   作者 林振国
点击阅读更多【四川话】新闻
林振国:四川话比普通话“懂得起”而且表现力更丰富
《民国四川话英语教科书》四川话英语怎么说?民国有专门教材翻译方言
《民国四川话 英语教科书》出版啦 当川话10级遇上英文4级会怎样?
《民国四川话 英语教科书》出版啦 当川话10级遇上英文4级会怎样?
“四川话是全国最大方言”引发网友热议:语言要融合 方言也要保存
[下篇文章] “女邻居”低价转让高配电脑?成都市民当心买到歪电脑!
[上篇文章] 今年闰年农历六月共59天夏天是否会延长或更热?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联系 | 加盟合作 | 联系我们
欧咯®旗下网站 成都热线
Copyright © 2006-2021 CDRX.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欧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