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破“旧”立“新” 成都转型启示录 布局之道:“全产业链”
在传统行业普遍面临危机的情况下,成都经济要保持稳定增长,除了要做强存量,还必须考虑布局增量,发现并培育新的增长点。而其关键突破口就是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产业升级。成都下一步工作的着力点就是“推动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全面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在成都市今年年初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特别明确,要推动三次产业协调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形成产业集群,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和话语权。
立足于调结构加快产业升级,成都迅速完成了“新常态”下的一系列部署:率先发展信息安全、节能环保设备制造等五大高端成长型产业,突出发展电子信息、轨道交通等重点优势产业,大力发展航空航天、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时,成都相继启动了7个方面284项具体改革,出台了借鉴上海自贸区经验的“55条措施”,释放改革红利,激发了各类主体的创新创造活力。
转型之道:差异化定位
如果不愿意忍受太过拥挤的生活环境,成都或许是一个理想的去处:除了好的生态环境,舒适的生活和周边丰富的旅游资源,成都已是业内公认的大陆IT产业第四极。
以大陆互联网巨头腾讯公司为例,成都分公司已近3000人。游戏、QQ、微信、云平台等几乎所有产品在成都都有力量分布。
再以电商为例,阿里巴巴、京东、携程、环球资源、亚马逊、艾瑞咨询、易观国际等超过30家全国电子商务行业领军企业在成都设立区域总部,80%的全国网络零售100强企业完成以成都为中枢的西部市场布局。本土企业亦快速成长,行业性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企业达200余家、网商十余万家。如此蓬勃之势,超出不少人想象。而这也是成都寻求转型、寻求差异化发展路径的成果之一。
数据显示,2014年,成都GDP增长8.8%,低于2013年的10.2%。成都经济增速10年来首次滑落到个位数。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坚持高端、高效、高辐射的产业发展方向,以提升产业素质为核心,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先导、以现代服务业为支撑、以都市现代农业为基础的高端产业体系。”这是今年1月成都市市委书记黄新初在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也被视为成都突破传统产业迈向中高端的转型目标与发展路径。
“这主要是出于一种差异化定位的考虑,”中国社科院西部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区域经济学会秘书长陈耀说,现在国内一些城市群定位功能雷同,很大的一个问题就是同质化竞争。“布局产业,既要瞄准成都经济圈,也要考虑成渝经济区,同时还有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在瞄准这些的同时,还要分析周边,跟人家的差别、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以及下一步可以增加的优势。”


028-86612222
028-86969110 96111
028-85587777 85555046
028-88881890
028-8432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