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破“旧”立“新” 成都转型启示录 布局之道:“全产业链”
天府新区涉及成都、眉山、资阳3市、7县(市、区)、37个乡(镇),而成都在其中的地位,仅用一项数据就可说明:面积占81%以上。根据年初成都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在这块占地面积564平方公里的核心区里,将“再造一个新成都”,可谓“白纸画图,平地立城”。
核心区的行政中枢、天府新区成都管委会办公地点就坐落在天府大道路边,这里每个工作人员都很忙碌。除了日常的行政职能,目前管委会的全部精力都放在了招商工作上。
天府新区成都管委会投资服务局局长刘宇彤,自天府新区组建就来到这里工作。他说,从规划环节开始就充分借鉴和吸取了其他区域的一些发展经验和教训,尤其是经验做法。“来了之后,我体会最深的一句话就是‘产城融合’。”他解释,“再造一个新成都,主要考虑这里的人工作、生活、娱乐全都可以在这个区域完成,完全就是一个相对独立城区。当然不是与老城区完全割裂,但在产业定位上,我们的目标是做天府新区的发展标杆,布局高端产业,再造产业成都。”
“产业是一个城市的核心,没有产业做基础,其他都是空谈。”刘宇彤认为。因此,他们的招商引资也和其他地方不一样。“成熟区域的招商是产业链招商,所做的工作是完善产业生态环境,找出哪些地方要强化补足。这里不一样,我们现在的工作是要先找到龙头牵引。”
解决这个问题,他们的思路之一是用市场换投资。“其他地方没有成都这么大的基础设施开发量,对于基建企业来说这是个巨大市场。而基建企业的主力军是央企,包括中铁、中交、中建、中电建等等,如果这些央企要来承建项目,那就希望把区域总部设计中心或研发中心放过来,双方互惠互利。”刘宇彤说。
思路之二是围绕成都天府新区的产业核心区——“成都科学城”着力引进科技研发产业领域的国内外龙头企业,并以此带动产业的集聚。“不过不是所有的企业都能进驻,尤其在成都科学城范围内。比如,我们会限制不符合规划定位的产业。”刘宇彤认为,应该更注重产业链的延伸,以及该产业与当地产业的引领和带动。“制造业是主体,服务业是为制造业服务和配套的产业。”


028-86612222
028-86969110 96111
028-85587777 85555046
028-88881890
028-8432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