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六部委《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意见》,到2010年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就《城市公共交通条例》公开征求意见,再到今年明确敲定公共交通发展“路线图”,其间的种种曲折与难度,可以想象。
然而,这种曲折与困难正在中国西部城市的成都得以舒展。2006年,成都公交日出行量仅202万人次,5年后,这个数字迅速提高至目前的420万人次,出行分担率也由14.7%提高至25.1%,公交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今年6月,中国质量协会将中国质量奖的最高荣誉——“中国用户满意鼎”授予成都公交。
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这是党的十八大发出的历史强音。对于成都公交而言,这意味着更高的要求与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必须树立公共交通优先发展理念,将公共交通放在城市交通发展的首要位置!”10月1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有关工作,确定了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八项重点任务,直击事关公交事业发展的几大核心。
加强公共交通用地综合开发、拓宽投资渠道、规范公共交通重大决策程序……站在国家战略的层面回头审视,一个又一个的“新词”令人振奋,公交发展模式的指向愈加明朗,而这些指向的背后,已在悄然间打下了深刻的“成都烙印”。
与来自北京的声音遥相呼应,成都,正在公共交通发展“路线图”上大笔着墨,成为探索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模式的“急先锋”,树起公共交通领域的“新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