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2013年10月23日,在第十四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开幕式上,法国参议院副议长、前总理让-皮埃尔·拉法兰表示,“我们已经进入这样一个时代,那就是外国人不会再去问成都在哪里,而是下次我们什么时候来成都。”
如今,成都、四川和中国西部之于欧洲市场,正在从传统意义上的内陆腹地,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
近年来,成都和欧洲交流活动不断。
去年以来,成都以筹办财富全球论坛和世界华商大会为总牵引,深入实施“全域开放”战略,保持了投资促进稳中快进的良好势头。
去年10月下旬,第八届欧洽会在成都举办。近500名中欧嘉宾代表出席开幕式。而在为期三天的会期,共有1000余人、800余家中欧企业与会,而其中,欧方参会企业超过180家。
西班牙工业中心驻亚洲首席代表约尔迪·莱斯普卢加·巴赫表示,此次参会,是西班牙工业中心和中国西部合作的“破冰之旅”,未来该中心将促成更多高科技项目在成都落地、实现产业化合作。在欧洽会上,瑞典地理信息产业集群、瑞典中美桥新基金还与成都欧盟项目创新中心签约成立“中瑞投资基金”,总资金达2亿元(人民币,下同),首期资金达5000万元,用于投资在成都发展的中瑞高科技合资企业,重点关注IT、环境和智能城市等领域的项目。
2013年,成都欧洲月举行,从9月7日到10月23日,成都携手法国、荷兰、比利时、丹麦、德国等欧洲地区的众多国际友好城市,开展一系列主题活动。
2014年3月11日至30日,成都第十九届法语节举行也促进了中法文化的交流。成都市民参加者众多,首次来川的加拿大籍法语作家达尼·拉法里埃向记者表达了自己对于成都的喜爱,甚至产生了“征婚的冲动”。
2014年2月22日,经过40多天隔离检疫后,大熊猫“好好”和“星徽”从成都的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都江堰基地出发,远赴比利时参加为期15年的大熊猫科研合作与交流项目。比利时驻华大使马怀宇为大熊猫“好好”和“星徽”颁发了特别“签证”,代表比利时人民欢迎两只大熊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