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生活
电视剧《大波》成都电视台一套首播 向李劼人致敬
2014-11-17 21:33:05  |  新闻中心 蜀风艺文文化成都 

“我在读《死水微澜》的时候,有一种特别异样的感受,那便是隐隐约约地感觉到它与郭沫若、茅盾、巴金的作品有很大的不同:如果说茅盾的《幻灭》有一种沉滞,那么《死水微澜》显得有些飘逸;如果说巴金的《家》结构稳重,那么《死水微澜》有点兴致所至;如果说郭沫若的《炼狱》有贴切的现下感,那么《死水微澜》具有丰厚的史诗性。而我觉得这种不同更多地贯穿于李劼人作品中有一种无法言说甚至不可理喻的‘洋气’,他写的完全是充满地域色彩的四川故事,但是,巴蜀意味的字里行间却总有西风穿行,有着别样的精致和完美。”简平说,《死水微澜》《暴风雨前》和《大波》更准确的说法不是“三部曲”,应是“大河小说”,而“大河小说”恰恰是19世纪中期以来法国长篇小说的重要体制,由巴尔扎克率先实践,后为众多法国作家所钟爱。“大河小说”的特点便是多卷本、长篇幅、大容量,背景广阔,宏大叙事,正如滔滔大河,一泻千里。有评论家认为,李劼人的这三部长篇小说在结构上更多借鉴了左拉的《卢贡-马卡尔家族》,看来,郭沫若称李劼人为“中国左拉之待望”也是名副其实。

分享阅读心得

原来《大波》原著有两个版本

《大波》是“大河”三部曲中分量最重的一部长篇小说,《死水微澜》《暴风雨前》终至导向《大波》,这是一条风起云涌、浩大绵长的线索,可见作家之用心和雄心。“大河”三部曲囊括了以成都为中心的四川社会自甲午战争到辛亥革命年间的人际悲欢、思潮演进和政治风云,而《大波》 则是迄今为止中国文学史上唯一一部全景式正面描写作为辛亥革命导火索的四川保路运动的长篇小说,堪称一部宏大史诗和百科全书,这也正是李劼人对于中国文学的特殊贡献,也正是他的难以超越之处。

本文共5页 12345
来源 成都日报  |   作者 赵斌
点击阅读更多【李劼人】新闻
李劼人:方言写活老成都 友善助人传佳话
菱窠路小学举行参观李劼人故居文化活动
名人故居串起成都文化游 李劼人故居修旧如旧
电视剧《大波》成都电视台一套首播 向李劼人致敬
李劼人《暴风雨前》:茶铺是成都的特景 河水泡茶别有滋味
成都城市格局百年如一 老古迹在李劼人笔下甚是鲜活
东大街、三圣巷、总府街一条条老成都街道 在李劼人笔下活了起来
李劼人著作各类成都民俗一应俱全 不愧为“民俗百科全书”
[下篇文章] 成华区开展“成都百姓故事会·成华讲述”法治故事专场演出
[上篇文章] 彭州市敖平镇农户玩电商 互联网思维营销敖平“川芎鸡”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联系 | 加盟合作 | 联系我们
欧咯®旗下网站 成都热线
Copyright © 2006-2021 CDRX.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欧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