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生活
电视剧《大波》成都电视台一套首播 向李劼人致敬
2014-11-17 21:33:05  |  新闻中心 蜀风艺文文化成都 

修改工作从当年11月开始,前两部进行得还算比较顺利,但到《大波》时,却迟滞起来,屡改屡弃。李劼人在《关于重写〈大波〉》一文中自述:“我从一九五六年七月下旬开始,确又第四次从头写了起来。虽然不能做到一气呵成,仍不免时作时辍,到底得了各方面不少帮助和社会督促,使我在一九五七年五月五日勉强把《大波》上卷写完了。”

事实上,新版《大波》第一部出版后,李劼人就听到了朋友们的批评:“但见人物满台,进进出出,看不清哪是主角,哪是配角。”也有人批评:“不是戏,倒像是辛亥年四川革命的一本纪事本末。人物既缺乏血肉生气,而当时社会的真实情形也反映得不够充分。”对于这样的批评,李劼人是虚怀若谷地接受的,而且还亲自记录了下来。

哮喘发作没能重新写完

据钟思远在《〈大波〉的重写与李劼人的“二次革命”》一文中记载,1959年初,张天翼就《大波》的创作问题与李劼人谈话,指出《大波》在处理历史事件方面,尚有不明确的地方,如对辛亥革命时代各阶级各阶层的人物,缺乏具体的分析评价。

《大波》4次重写,比老版增加了40余万字,修正了老版中对革命者身份的尤铁民的丑化性描写,青年楚用也摆脱了与其表婶黄太太的不伦情感,走到了革命大潮的前头,可见如李劼人自己所说“用了极大气力”,但在整个写作过程中,他却时常感叹“深深感到了困难”。1962年的12月12日,李劼人在四川省文联听完报告,回家小憩后,又开始伏案写作,到夜半,写完《大波》第四章第五节,旋即哮喘发作,家人将其送往医院时,已经昏迷,医生诊断为高血压、心脏病。12月24日夜晚,李劼人与世长辞,享年72岁。在他摊开的稿笺上,最后一个字是“六”,也即《大波》的 第四章第六节。李劼人终究没能重新写完《大波》,让人慨叹。

本文共5页 12345
来源 成都日报  |   作者 赵斌
点击阅读更多【李劼人】新闻
李劼人:方言写活老成都 友善助人传佳话
菱窠路小学举行参观李劼人故居文化活动
名人故居串起成都文化游 李劼人故居修旧如旧
电视剧《大波》成都电视台一套首播 向李劼人致敬
李劼人《暴风雨前》:茶铺是成都的特景 河水泡茶别有滋味
成都城市格局百年如一 老古迹在李劼人笔下甚是鲜活
东大街、三圣巷、总府街一条条老成都街道 在李劼人笔下活了起来
李劼人著作各类成都民俗一应俱全 不愧为“民俗百科全书”
[下篇文章] 成华区开展“成都百姓故事会·成华讲述”法治故事专场演出
[上篇文章] 彭州市敖平镇农户玩电商 互联网思维营销敖平“川芎鸡”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联系 | 加盟合作 | 联系我们
欧咯®旗下网站 成都热线
Copyright © 2006-2021 CDRX.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欧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