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生活
电视剧《大波》成都电视台一套首播 向李劼人致敬
2014-11-17 21:33:05  |  新闻中心 蜀风艺文文化成都 

简平回忆起阅读经典时说,自己在阅读《大波》时,有过很大的困惑。“记得早先读《死水微澜》时,虽然作品使用四川方言,描绘当地民俗风情,但并无多少地域性障碍,读起来酣畅淋漓。可《大波》作为一部历史小说,人物众多,头绪纷繁,这当然可以理解,只是相比较《死水微澜》和《暴风雨前》,我觉得它在勾勒历史线索时,对具体的历史事件过于追求详尽,以致由于叙述繁冗,造成艺术性和可读性有所弱化。有意思的是,在我有些疲倦地读完这部百万字的巨著后,忽然听闻我所读的是新中国成立后李劼人重新写过的‘新版《大波》’,而非上世纪30年代的‘老版《大波》’。讶异之余,我找来老版《大波》重新开卷,居然找回了原先《死水微澜》的阅读感觉。原来,老版《大波》一样地既好读又耐读,一以贯之地恰当处理了真实历史与演绎故事、真实人物与虚构人物之间的关系,将历史风云透过对社会日常生活的细致入微的描述加以表现和传达,并极其生动而出色地塑造了黄太太、蔡大嫂、伍大嫂等个性鲜明、秉性泼辣的女性形象,富于人性深度的描写与刻画令人击节赞叹。”

解读拍摄原委

以“这一种”方式向大师致敬

今天,李劼人已被“重新发现”,而他在现代文学史上被低估的地位也已经并正在得到重新确立,这对中国文学来说是件幸事,简平认为,因为我们除去翳障,看到了前方如山一般高高屹立着的坚守文学本位和文学本质的一位大师。这样的幸事当然不仅仅属于文学,也属于这个民族,因而我们应该让更多的民众知道李劼人,知道他写下的不朽名著“大河”三部曲。于是,我们选择了最具大众传播效应的电视剧,希冀以此推举李劼人这位作家及其作品,也希冀以“这一种”方式向大师致敬。

本文共5页 12345
来源 成都日报  |   作者 赵斌
点击阅读更多【李劼人】新闻
李劼人:方言写活老成都 友善助人传佳话
菱窠路小学举行参观李劼人故居文化活动
名人故居串起成都文化游 李劼人故居修旧如旧
电视剧《大波》成都电视台一套首播 向李劼人致敬
李劼人《暴风雨前》:茶铺是成都的特景 河水泡茶别有滋味
成都城市格局百年如一 老古迹在李劼人笔下甚是鲜活
东大街、三圣巷、总府街一条条老成都街道 在李劼人笔下活了起来
李劼人著作各类成都民俗一应俱全 不愧为“民俗百科全书”
[下篇文章] 成华区开展“成都百姓故事会·成华讲述”法治故事专场演出
[上篇文章] 彭州市敖平镇农户玩电商 互联网思维营销敖平“川芎鸡”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联系 | 加盟合作 | 联系我们
欧咯®旗下网站 成都热线
Copyright © 2006-2021 CDRX.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欧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