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生活
成都市下同仁路考古精致石像价值高 修复五步走
2014-12-17 13:31:48  |  新闻中心 蜀风艺文文化成都 

记者了解到,这些石像上面用到的工艺有两种,除了“装彩”之外,还有更加奢华的“饰金”,记者在文物保护工作人员正在清理的佛头造像耳垂处看到,金光闪闪的“饰金”依稀可见。

昨日,曾被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员着重提到的“单体倚坐式托塔天王像”,也在修复中心露出真容。记者看到,这尊石像高度约40厘米:“天王”面带微笑坐在宝座上,左手在下、右手在上,托住一尊两层宝塔,两只脚边各有一个孩童用双手托住“天王”双脚,孩童的面部表情皆清晰可见。杨盛表示,与众多石像相比较,这尊“托塔天王”显得比较特别,而且较为完整,具体文物价值还有待研究。

五道修复工序

难度大于普通石像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考古工作人员目前已从下同仁路发掘工地清理出约八九十尊石像,上周五便被运送至修复中心,开始了细致地清理和修复工作。记者获悉,一般的出土石像需要四道修复工序,而由于这些石像表面的精美彩绘和饰金,工序又特别增加一道。

本文共3页 123
来源 成都日报  |   作者 祝丹妮
点击阅读更多【考古】新闻
河南新密古城寨遗址发现夏代宫殿建筑群
凌家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在马鞍山市挂牌成立
连云港市海州区发现一处面积约1475平方米唐代建筑基址
国家文物局在京召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进展工作会
新津邓双宝资山出土罕见通体彩绘陶楼 文保专家用高科技拍出“尖嘴动物”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青白江首现成都平原战国时期未成年人墓葬群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宣布东汉家族墓群发现“摇钱树”
四川首次大规模发现半地穴式房址 再次印证凉山州安宁河流域是南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
四川首次大规模发现半地穴式房址 再次印证凉山州安宁河流域是南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
[下篇文章] 2014文化新人盛典颁奖盛典2015年1月25日在成都举行
[上篇文章] 四川首个微型小说创作基地落户武侯区 “孵化”原创微电影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联系 | 加盟合作 | 联系我们
欧咯®旗下网站 成都热线
Copyright © 2006-2021 CDRX.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欧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