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生活
成都市下同仁路考古精致石像价值高 修复五步走
2014-12-17 13:31:48  |  新闻中心 蜀风艺文文化成都 

“第一步是清理,清理主要是针对表面的浮土。另外这些石像本身的材质,并不是完全的红砂岩,因为它的表面还有彩绘和饰金的地方,就更加脆弱了,所以必须要在表面的浮土还没有干透的情况下就尽快清理下来,这样才能更好地保留上面的彩绘和饰金。”杨盛向记者介绍说,“完成清理之后,就会进入跟保护天府广场石兽一样的环节,叫做‘脱盐’,但是佛像‘脱盐’比起石兽更加复杂,还是因为彩绘和饰金,因此就涉及到了一个工序叫做‘固彩’,当彩色和饰金都固定住之后,才能进行‘脱盐’工作。所有彩色石质文物都比普通石质文物要多一道‘固彩’工序。接下来的‘脱盐’工序就像给文物做面膜似的,文物常年‘埋’在地下,土壤里有很多盐分渗透进了文物中,我们用湿纸浆覆盖在文物的表面,把文物中的盐分逐渐地吸出来。如果不把盐分吸出来,随着文物湿度的下降,盐分就会在文物的表面结晶,结晶会把文物表面的彩慢慢挤掉,文物甚至会慢慢粉化。敷上湿纸浆之后,就能让盐分在湿纸浆外面结晶,就能避免对文物的损害了。‘脱盐’之后,我们会针对文物表面风化、粉化掉的一些部位做局部加固,最后,再根据考古专家的意见,有依据地进行修补和修复,像那尊已经找到身体和肩部以上造像的佛像,以后我们肯定会把它们修复到一起,变成完整的佛像。”

修复中心副主任白玉龙认为:“这次出土的石像清理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因为石像本身是湿的,需要让它由湿到干缓慢过渡,如果水分流失过快,可能会产生开裂、变形等现象。再加上石像表面还有彩绘和饰金等现象,所以必须清理得很细致,速度很慢。综合来看,这些佛像有环境过渡的问题、彩绘脱落的问题、贴近层易脱落的问题、残端、破损等等,每一件的状况都不太一样,只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修复完成这些石像至少需要一两年时间。修复工作的最后,我们会尽量恢复石像本来的面貌,并且可能会根据需要,在市博物馆向市民展出。”

本文共3页 123
来源 成都日报  |   作者 祝丹妮
点击阅读更多【考古】新闻
河南新密古城寨遗址发现夏代宫殿建筑群
凌家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在马鞍山市挂牌成立
连云港市海州区发现一处面积约1475平方米唐代建筑基址
国家文物局在京召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进展工作会
新津邓双宝资山出土罕见通体彩绘陶楼 文保专家用高科技拍出“尖嘴动物”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青白江首现成都平原战国时期未成年人墓葬群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宣布东汉家族墓群发现“摇钱树”
四川首次大规模发现半地穴式房址 再次印证凉山州安宁河流域是南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
四川首次大规模发现半地穴式房址 再次印证凉山州安宁河流域是南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
[下篇文章] 2014文化新人盛典颁奖盛典2015年1月25日在成都举行
[上篇文章] 四川首个微型小说创作基地落户武侯区 “孵化”原创微电影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联系 | 加盟合作 | 联系我们
欧咯®旗下网站 成都热线
Copyright © 2006-2021 CDRX.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欧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