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生活 400-633-4033
三联生活周刊:成都文化吸各方之长 成都人包容务实又创新
2014-12-23 12:17:23  |  新闻中心 蜀风艺文文化成都 

川剧“二度梅”获得者陈巧茹:

成都人性格就像川剧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川剧“二度梅”获得者陈巧茹感言,身边的朋友都在传阅这期《三联生活周刊》,手机朋友圈里也全部都在转发《想象之外的成都》这篇文章。

作为一个成都人,陈巧茹看了这期内容后,也感到获益匪浅。她说,在这期杂志中以《川剧性格:天下未乐蜀先乐》的文章来特别介绍川剧,川剧最能够体现成都文化的包容。胡琴、弹戏、灯戏、高腔和昆腔五大声腔共同组成了魅力川剧。这五大声腔之中,除灯戏外,都是从明朝末年到清朝中叶先后由外省戏班传入成都的。川剧在漫长发展历程中始终不断吸收其他剧种的精华,海纳百川、兼容并蓄,并融合成独具特色的新形式。“成都人的性格就像川剧,包容豁达幽默。”她说,如今的川剧人都在传承的基础上,寻求川剧的创新发展,寻求成都文化的有机更新。

著名作家林文询:

成都文脉不断

著名作家林文询是土生土长的成都人,他写作的一本《成都人》将成都人的气质展露无遗。

林文询大部分的人生都与这座城市联系在一起。

昨日,看了《三联生活周刊》对成都的重磅报道后,再谈起成都文化,林文询更有感觉。

林文询认为,成都有一支始终不断的文脉,这让成都这座城市充满了独特魅力。成都人热爱文化艺术,追求生活情趣,让众多的作家艺术家在这座城市都能找到知音。

本文共5页 12345
来源 成都日报  |   作者 王嘉
点击阅读更多【成都文化】新闻
《果果画成都》11岁成都女娃迷上画家乡
《华尔街日报》:中国成都正借助文化的力量崛起
成都的哥自创的士图书馆博物馆 展现成都出租交通史
成都的哥自创的士图书馆博物馆 展现成都出租交通史
章一飞:成都 诗歌之城,音乐之都
成都城市文化再发现系列讲座肖平给市民讲述成都移民文化
老成都记忆 因炉火而来的温暖冬天
老成都记忆 耀华餐厅:春熙路的洋盘记忆(下)
文翁化蜀:再造文化都江堰 西汉文翁首创官学奠定蜀地人文的精气神
[下篇文章] 巴蜀笑星廖健转行卖食品肉松饼 做食品就是做良心
[上篇文章] 栖贤乡川锅小镇2014金堂黑山羊节“狂欢”引来上万人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联系 | 加盟合作 | 联系我们
欧咯®旗下网站 成都热线
Copyright © 2006-2021 CDRX.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欧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