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生活 400-633-4033
成都实践:培育社会组织进行“多元化”治理 百姓点餐 政府买单
2015-02-10 18:45:56  |  新闻中心 都市生活成都生活 

为进一步提升本地社会组织服务能力,2015年,武侯区将政府购买公共服务项目调至240多项,进一步加大了社会化服务经费投入。该区还赴上海公益新天地举行项目对接会,面向全国范围引进更加专业的社会组织。 “我们希望通过推出更多的政府购买服务发包项目,培育发展更多专业化的社会组织,解决居民的实际需求。”武侯区民政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方法很多,关键还是要加大投入,帮助社会组织成长和发展,提升其服务质量和水平。”成都市社科院社会学与法制研究所所长王健表示,目前,成都市社会组织数量不少,但社会服务能力较弱,在承担政府转移职能、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公共服务需求、扩大社会参与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适应,需要加以扶持和引导。

记者手记

去行政化

只是第一步

“社区是个筐,啥都往里装”,长期以来,作为我国城市社会基础管理服务平台,社区居委会有着较浓的行政性色彩,其本身应有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性质反而变得面目模糊——社区干部要么在开会,要么在做台账,为居民服务的时间被各种行政事务挤占。

一方面,有越来越多的行政事项和政务服务需要延伸到基层,另一方面,社区居委会居民自治组织的身份和本职工作也应得到尊重;作为政府行政力下沉的一种方式,政府基层治理机制的延伸不可避免地会与代表自下而上的居民权益诉求的社区自治产生张力。社区去行政化只是改革的第一步,如何平衡二者之间的关系,在不影响政府日常运作的同时让老百姓享受到更加便捷优质的政务服务,值得每一个城市管理者深思。

本文共8页 12345678
来源 成都日报  |   作者 谭雨 李自强 刘阳
点击阅读更多【社区】新闻
金泉街道金桥社区“甜蜜假期,‘音’你美好” 黏土音乐盒DIY活动
金泉街道金桥社区“甜蜜假期,‘音’你美好”  黏土音乐盒DIY活动
玉林东路社区里开长寿食堂 老人10块钱四菜一汤吃得好
武侯区又一大型居民集中安置小区顺利封顶 创新“社区营造”模式 助力“美丽社区”建设
武侯区又一大型居民集中安置小区顺利封顶 创新“社区营造”模式 助力“美丽社区”建设
金牛区首创“街道公民议事会”搭建“基层协商大平台”
成都清溪南街16号院油烟惹纠纷 调解沟通消除误会
锦江区成龙路街道粮丰社区中秋邻里一家亲共度佳节
锦江区成龙路街道粮丰社区中秋邻里一家亲共度佳节
青羊区少城街道宽巷子社区开展迎中秋文艺演出
青羊区少城街道宽巷子社区开展迎中秋文艺演出
温江区柳城街道社区居民自编节目 大家都来秀
[下篇文章] 成都暖冬行·爱传递活动 社区大庙会加入公益文明理念
[上篇文章] 龙泉驿区洛带古镇洛水湿地示范区 湿地古镇 艺术洛带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联系 | 加盟合作 | 联系我们
欧咯®旗下网站 成都热线
Copyright © 2006-2021 CDRX.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欧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