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生活 400-633-4033
成都故事百家谈王果:透过石碑 来看元朝时的成都
2016-03-27 11:45:45  |  新闻中心 蜀风艺文文化成都 

每周到成都市文化馆来听讲座,成为许多成都市民的休假选择。昨日,成都故事百家谈主办方邀请了作家王果来到故事大厅,王果以“元朝时的成都”为题目,与市民分享了成都的历史,以及成都这个城市在元朝的情况。

下午3点,王果来到故事大厅,受到了在座市民的热烈欢迎。在主持人简短的介绍后,王果开始了题为“元朝时的成都”的讲座。“上世纪40年代,成都开新南门,发现八思巴蒙古文碑。”一开始,王果就从文物入手,引起了市民们的浓厚兴趣。王果介绍,就在开新南门的工地上,人们发现了一块石碑,碑上刻满了文字。适逢从欧洲游学归来的蒙元史学者韩儒林认定此碑所刻是元朝八思巴蒙古文,石碑是元朝成都青羊宫的圣旨碑。当时的成都,青羊宫的大门外,立有这块石碑,百花潭还是一片人们泛舟游览的水域,城里专门销售药材的街道,被称为药市,专门销售蚕业物资的街道,被称为蚕市,刘备庙、刘禅庙、丞相祠堂、抚琴台,这些散落各处的古迹,同样是人们怀古凭吊的地方,和今天没有两样。唯有花蕊夫人故宅,今天已不知何在。

“此外,还有一碑在都江堰,也能让我们看到元朝时成都的历史。”元朝的元统二年,蒙古族官员吉当普到成都任职。上任不久,他彻底维修都江堰。因为这次工程的成功组织,吉当普受到了元朝当局表彰,不久后升任监察御使,当局还在都江堰为其立碑记功,碑文由元朝著名的少数民族文学家揭傒斯撰写。清宣统二年,吉当普以历史上治堰功臣的身份,被列入了都江堰二王庙的堰功祠中,与李冰父子一道被后人纪念。今天,吉当普的塑像还在离堆公园中,与历代维修都江堰的有功人员一起,接受着游客们的敬意。

本文共1页 1
来源 成都日报  |   作者 安羽
点击阅读更多【成都历史文化】新闻
成都首本历史文化故事学生读物《我的成都》发布
洋玩意儿五光十色 成都人接触到许多“洋派”
洋玩意儿五光十色 成都人接触到许多“洋派”
皇城的王气随风而逝 成都恢复名都风貌
上世纪初四川邮政业肇始:有一天只卖出一分钱邮票
上世纪初四川邮政业肇始:有一天只卖出一分钱邮票
实业街区域考古成果亮眼 再证成都城市2000多年没有位移
实业街区域考古成果亮眼 再证成都城市2000多年没有位移
80后小伙袁辰恺为成都设计“老建筑游”讲背后的故事
80后小伙袁辰恺为成都设计“老建筑游”讲背后的故事
姚锡伦:君平街44号车行
“蜀郡”“成都”铁锸 成都铁器外销的证明
[下篇文章] 成都老父身体变差想见女儿:再不来看我,想起诉她
[上篇文章] 清明小长假掀起春游热潮 成都近四成市民青睐短途周边游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联系 | 加盟合作 | 联系我们
欧咯®旗下网站 成都热线
Copyright © 2006-2021 CDRX.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欧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