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生活 400-633-4033
郭洪连:四合院的乡下人家
2016-11-28 14:14:55  |  新闻中心 都市生活蓉城百态 

郭洪连(双流区)

蚕房“闹鬼”之谜

我的老家永兴街道现在变化很大,我住过的老屋原有几十户人家,通过“拆院并院”“土坯房改造”、灾后重建等等,搬入新居;老屋南侧,昔日的上百亩山坡,已经依山就势,建成安置小区。老屋东侧不足百米,多幢20余层高的楼房正在耸起,数千搬迁农户即将入住。但是,老屋的身影和儿时的记忆,却仍然在脑海中时时闪现。

我家老屋坐北向南,是个大院子。院子中间,有个上千平方米的三合土地坝,是20多户人家晒谷的好场所。院子东南,还分布着6个天井。上百间房屋,环地坝和天井分布。

大院是川西乡村建筑的楷模:正房和大门屋顶,屋脊高翘,似长剑凌空;长长的屋脊上,还蹲坐着好多飞禽走兽。屋檐下,宽宽的阶檐,把上百间房屋连为一体。雨天,走遍所有房间,不会湿脚。夏季,无论阳光多么明媚,从东到西,由南入北,也不必担心会晒到一丝阳光。

大院木雕石刻,堪称一座艺术宫殿:木柱挑梁,斗拱穿坊,还有房间的门窗,全用楠木雕刻着立体的戏剧人物和镂空花卉。木柱下的石础,全是一色青石,也凿刻着人物花卉。

据说,这座大院是清朝年间,当地乡绅吕大官人花几千两官银修建的。新中国成立后,四合院被分给了20多户农民,我家也是其中之一。

我懂事时,大跃进正热火朝天:公社动员20多户住户搬出大院,疏散挤住到附近农家。大院被改做蚕房,养起了蚕宝宝。上百间老房,突然没有了居住人家。除了数不清的蚕蛹蚕蛾,就几个管理人员,不免显得萧条。加之蚕宝宝们个个堪称“吃货”。寂静的深夜,管理人员睡眼蒙眬地起床添加桑叶,除去蚕宝宝“倏倏”吞吃桑叶之声,还感觉房屋瓦顶有一阵一阵“刷刷”的莫名怪声,管理员以为鬼怪光临,个个魂飞魄散。蚕房闹鬼之说,不胫而走。自那以后,管理人员无心蚕事,虽然不断更换,蚕宝宝吐丝结茧之业绩,却每况愈下。

本文共4页 1234
来源 成都日报  |   作者 郭洪连
点击阅读更多【市井】新闻
慢成都旅行路线串起30多处老建筑 80后小伙用老宅解锁老成都的回忆
慢成都旅行路线串起30多处老建筑 80后小伙用老宅解锁老成都的回忆
成都太升桥头“最美风景”不再 95岁“鞋垫婆婆”离世
成都太升桥头“最美风景”不再 95岁“鞋垫婆婆”离世
成华区启动记录·2017拍摄活动 为成都留下有温度的记忆
《城市画报》:快成都 24小时快访“鲜肉”
曹树清:簇桥之恋
吴志维:住在公馆 睡在花下
徐娟:妈妈的缝纫机
成都大街小巷 葫芦丝悠扬
[下篇文章] 成都第三届中小学生校园心理剧展演将在龙泉七中举行
[上篇文章] 青羊区卫计局率先在成都通过居民健康卡发放计划生育“三金”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联系 | 加盟合作 | 联系我们
欧咯®旗下网站 成都热线
Copyright © 2006-2021 CDRX.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欧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