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生活 400-633-4033
郭洪连:四合院的乡下人家
2016-11-28 14:14:55  |  新闻中心 都市生活蓉城百态 

因为吕姓人家拥有30%的“提成股份”,所以,他们一家也自觉承担了李子树的守护责任。李子成熟季节,白天,他家老母亲成天都在田坎上转悠着来回“巡逻”。入夜,则是年轻人在树下搭铺守护。

有一回,几个孩子在玩捉迷藏的游戏时,与吕家孩子发生矛盾,几个孩子故意捉弄吕家后生。

那天晚上,孩子们分成几组,分别从东西两侧道路潜入树下。当吕家守护人走向西边时,东路孩子爬上李树,故意搞出摘果动静。吕家守护人急速跑向东边时,东路孩子急速逃跑,西路孩子又上树搞出摘果动静。吕家守护人被来回折腾,只好回家搬“救兵”。那一夜,吕姓家人和他们的几个亲戚分段在树下守护了几个小时。搞恶作剧的孩子们,却早已钻入被窝呼呼大睡。

儿时的我们,最盼望的就是李子成熟时,来一场大风,刮得满树李子“噼啪噼啪”往田里掉落。那样,大伙就可以到水田里“摸李子”。虽然“摸”回来的李子照样先分30%给吕家。但是,水里出来的李子不经放,他们家就卖不出好价钱。

儿时那种幼稚的嫉妒心理,至今想起来还感觉好笑。

上世纪70年代,大院里的孩子相继成人,20多家邻居逐步分成了近40家。不堪重负的老屋呀,大间变小间,连宽宽的走廊、天井过厅都成了孩子们的新房。以后,一位曾经参加抗美援朝立过战功的退伍军人,首先把扩张的眼光盯向上千平方米的三合土地坝。他安排人从山上搬回条石,把低于房间近半米的地坝垫上条石,再垒起土砖墙。一部分地坝就成了他家孩子的睡房。开始,有些邻居还颇有微词。但是,那人借助酒气,大摆威风。微词便演变成为效仿的行动,地坝也就越来越小,大院也面目全非。

本文共4页 1234
来源 成都日报  |   作者 郭洪连
点击阅读更多【市井】新闻
慢成都旅行路线串起30多处老建筑 80后小伙用老宅解锁老成都的回忆
慢成都旅行路线串起30多处老建筑 80后小伙用老宅解锁老成都的回忆
成都太升桥头“最美风景”不再 95岁“鞋垫婆婆”离世
成都太升桥头“最美风景”不再 95岁“鞋垫婆婆”离世
成华区启动记录·2017拍摄活动 为成都留下有温度的记忆
《城市画报》:快成都 24小时快访“鲜肉”
曹树清:簇桥之恋
吴志维:住在公馆 睡在花下
徐娟:妈妈的缝纫机
成都大街小巷 葫芦丝悠扬
[下篇文章] 成都第三届中小学生校园心理剧展演将在龙泉七中举行
[上篇文章] 青羊区卫计局率先在成都通过居民健康卡发放计划生育“三金”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联系 | 加盟合作 | 联系我们
欧咯®旗下网站 成都热线
Copyright © 2006-2021 CDRX.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欧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