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生活 400-633-4033
郭洪连:四合院的乡下人家
2016-11-28 14:14:55  |  新闻中心 都市生活蓉城百态 

大院为何“闹鬼”?鬼事何来?公社干部虽然组织民兵不定时坐守、巡查,却始终未解其中之谜。这样拖了几年,公社不得不关闭了蚕房。20多户流浪人家,又重返故园。奇怪的是,大院再未出过“闹鬼”之事。

很多年后,蚕房“闹鬼”之谜,终被住户中的几位年轻人拆解:原来他们不甘心寄人篱下的流浪生活,更怕大院被“归”了“公”。于是,隔三差五,结伴潜回院后荆棘篱笆外,把准备好的细沙,一把一把地抛向瓦顶,制造了“鬼怪”游走屋顶的恶作剧。

公私合营李子树

老屋大院南面,是一个足有五六亩面积的大水田。水田四周,满布着几十株李子树,什么“鸡蛋李”“碎红李”“蜜枣李”,应有尽有。每年李子成熟季节,满树成熟的李子,带着微微的黄色,透着一股一股甜蜜的香气,压得树枝下坠,几乎与田里的秧苗相接,引诱得路人唾沫横飞。

让儿时的我们难以理解的,是那些诱人的李子,居然有30%属于与我们年龄相近的吕姓伙伴家。每年摘下李子,他们家总是先挑走30%。剩下的,还要与其他人同等分配。爸爸说,大院门前那田,原本是吕家的,李子树自然也是他们家的。解放初期划家庭成分时,他们家属于“小土地出租”,田和李子树都不具备没收的条件。后来成立初级合作社、高级合作社时,他们家带着田和李子树入社,按照公私合营的管理办法,他们家就有了30%所有权。

本文共4页 1234
来源 成都日报  |   作者 郭洪连
点击阅读更多【市井】新闻
慢成都旅行路线串起30多处老建筑 80后小伙用老宅解锁老成都的回忆
慢成都旅行路线串起30多处老建筑 80后小伙用老宅解锁老成都的回忆
成都太升桥头“最美风景”不再 95岁“鞋垫婆婆”离世
成都太升桥头“最美风景”不再 95岁“鞋垫婆婆”离世
成华区启动记录·2017拍摄活动 为成都留下有温度的记忆
《城市画报》:快成都 24小时快访“鲜肉”
曹树清:簇桥之恋
吴志维:住在公馆 睡在花下
徐娟:妈妈的缝纫机
成都大街小巷 葫芦丝悠扬
[下篇文章] 成都第三届中小学生校园心理剧展演将在龙泉七中举行
[上篇文章] 青羊区卫计局率先在成都通过居民健康卡发放计划生育“三金”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联系 | 加盟合作 | 联系我们
欧咯®旗下网站 成都热线
Copyright © 2006-2021 CDRX.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欧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