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生活 400-633-4033
郭洪连:四合院的乡下人家
2016-11-28 14:14:55  |  新闻中心 都市生活蓉城百态 

后来,老家邻居在改革开放中各显神通:有的学厨师开起了餐馆,有的买机器办起了榨油作坊,还有的买回电机为乡邻打米磨面……

乡下人家,过日子都实在。有了钱,最先改善的,就是居住条件。于是,一家赛一家地搬出大院修建楼房。占据老院正房的邻居,不愿放弃吕大官人选中的风水宝地,便掀掉瓦屋土墙,运回砖、石、水泥、预制板,就地改建起了两层瓦顶楼房。

现在,老屋大院不仅面目全非,简直就是完全破败了,过去让人炫目的木雕、石刻荡然无存;高翘的屋脊、凌空的“长剑”、屋脊蹲坐的飞禽走兽都已去向不明。好些房间的土墙都在风雨中塌陷了。有些房间地面,还长出了荒草。连四周茂盛的翠竹也只剩下一些揉不成篾条的枯竹。

如今,迁居乡场的老人们,还常常拄着拐杖,回老屋“省亲”,并且向年轻人讲述老屋那些让他们永远难忘的故事。

至于老屋门前大田四周的李子树,它们比老屋荒废得更早。在割资本主义尾巴那些年,就被铲除干净了。当然,也还有树木太老,已经结不出多少果子的原因。

本文共4页 1234
来源 成都日报  |   作者 郭洪连
点击阅读更多【市井】新闻
慢成都旅行路线串起30多处老建筑 80后小伙用老宅解锁老成都的回忆
慢成都旅行路线串起30多处老建筑 80后小伙用老宅解锁老成都的回忆
成都太升桥头“最美风景”不再 95岁“鞋垫婆婆”离世
成都太升桥头“最美风景”不再 95岁“鞋垫婆婆”离世
成华区启动记录·2017拍摄活动 为成都留下有温度的记忆
《城市画报》:快成都 24小时快访“鲜肉”
曹树清:簇桥之恋
吴志维:住在公馆 睡在花下
徐娟:妈妈的缝纫机
成都大街小巷 葫芦丝悠扬
[下篇文章] 成都第三届中小学生校园心理剧展演将在龙泉七中举行
[上篇文章] 青羊区卫计局率先在成都通过居民健康卡发放计划生育“三金”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联系 | 加盟合作 | 联系我们
欧咯®旗下网站 成都热线
Copyright © 2006-2021 CDRX.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欧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