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州市对口支援“农业共营制”走进纯净高原

2017-10-10 21:29:18 | 成都热线 | www.cdrx.net

垒上新一层蜂房,灌入浓稠的蜂蜜,搬来石块稳稳地压在蜂房上,阿坝州马尔康市卓克基镇纳足村的养蜂职业经理人夏加顾不得休息,他还要带着蜂农们赶紧忙活,为蜂群越冬做准备。“只要科学规范饲养,明年收入肯定会翻番!”

夏加仔细地检查着蜂房,为蜂群越冬做准备

让夏加心潮澎湃的正是对口支援方崇州市整合当地产业基础,广泛借鉴崇州现代农业“共营制”经验,积极探索高原地区农业合作社模式的成果。去年6月,夏加试水养蜂职业经理人,半年净利润收入3万多元,而纳足村村集体也新增收入9.6万元。曾经,高原上零散的养蜂业也由“副业”变“主业”,成为藏区群众重要的收入来源。

谁来养蜂?

从自给自足到产业经营

“第一次组织马尔康市及辖区各乡镇村蜂农培训学习,到场还不足百人。”回忆起去年6月初的情形,崇州市援藏干部胡佑群记忆犹新。经过梳理,胡佑群了解到,阿坝中蜂具有适应高纬度、高海拔的特性,是中华蜜蜂最好的蜂种之一,但零星散乱的生产规模和不当的养蜂方式却严重限制了养蜂业的发展。“藏区群众养蜂都局限于自给自足,很难产业变现,让增收多一个途径。”

这样的情形胡佑群并不陌生。上世纪90年代末,以“集体所有、均田承包、家庭经营”为特征的农业经营体系让崇州遭遇了“土地细碎、服务缺失”“无农愿耕、种粮断代”等挑战。历时7年,以家庭经营为基础,土地股份合作社、职业经理人、社会化服务组织三大主体共同经营,崇州探索出一条初步实现多元主体的“共建、共营、共享、多赢”的“农业共营制”之路,而崇州过去的经验也成为马尔康目前产业发展的借鉴。

产业发展的基础关键在于充分调动多方力量。为解决谁来养蜂,结合阿坝中蜂产业现状,去年6月,崇州市投资25万元在马尔康市卓克基镇纳足村3组建立了一个占地5亩,拥有120箱阿坝中蜂及配套设施的示范基地。“在崇州援藏队帮助下,我们成立养蜂合作社统一经营,聘请养蜂经验较为丰富的蜂农作为职业经理人,负责日常养殖管理,同时,带动纳足村320多个村民共同参与。”纳足村第一书记杨晓虎向记者介绍道。

借鉴“崇州经验”,结合自身实际,新型农业经营模式走进高原净地。马尔康市以村集体经济建设形式和阿坝蜜蜂产业链建设需求为契机,对照崇州市在纳足村建立的养蜂示范基地,新培育养蜂专合社11个,并扶持带动全市14个乡镇900余户蜂农发展养蜂业,养殖规模达12000余群。

本文共3页 123
[相关:援藏] [来源:成都日报] [作者:李萌 于遵素 但唐文] [编辑:成都热线 ]
延伸阅读
更多新闻
  • 热烈祝贺遂宁银行成都分行开业 地址:成都市高新区天府四街158号
  • 热烈祝贺德阳银行更名长城华西银行
  • 热烈祝贺富邦华一银行入驻成都 富邦华一银行成都分行地址:人民南路四段19号威斯顿联邦大厦
成都热线官方微信号cdrxnet
成都新闻热线
成都商报新闻热线:
028-86612222
华西都市报新闻热线:
028-86969110  96111
四川4台四川电视台新闻频道新闻热线
028-85587777  85555046
成都电视台第二频道(原33频道):
028-88881890
成都电视台5频道成都全接触新闻热线:
028-84321999
西南网络旗下网站,成都热线。
Copyright © 2006-2023 CDRX.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1015798号-1
西南网络 SWNIC.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