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市玉林中学大科创教育的校本探索 为学生成才插上创新的翅膀
让科创活动融入课堂, 在课堂教学中有机渗透科技教育。如何给鸡蛋设计抗震缓冲装置,确保从四楼摔下不会碎?这个有趣的问题就出现在蒋燕老师物理课《动量和缓冲》中。在蒋老师引导下,学生们的抗震缓冲设计大胆又新颖,许多装置都成功保护了高空坠下的鸡蛋。而学会了自动控制后,学生们又联想到用自动控制来节约能源,发明出“个性化的商业办公区的能源控制仪”“自动机车控油阀门”。良好的科学素养提高了学生辩证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学会辩证地看待问题。
不管是什么课,玉林中学都注意学生创造力的激发与保护,让学生大胆去想、大胆去说、大胆去做。因为老师知道学生的各种奇思妙想就是科技意识的萌动、创造能力的萌动。教学中学校坚持将科学素养与人文精神相结合,在课堂融入丰富的科技知识,形成学生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崇尚民主的人文精神。生物课中学习了植物的营养构成,学生们在老师启发下利用废弃物制作“新型无土栽培装置”;地理课中了解了气候形成的原因,老师马上组织学生对成都工业区的搬迁与成都市区天气的变化进行调查……学校通过变革传统的教学方式,使课堂教学不再是完成一个既定的教学流程,而是一段充满个性体验的探索发现之旅。玉林人认为,科技教育不仅注重科学知识的习得和科学思维的训练,还要注重科学探索兴趣的激发和平等合作意识的养成。
学校还充分利用社区、后援科研单位、大专院校、高新博士园等资源,丰富活动载体,拓宽科教途径。让学生开展社会调研、问题研究、角色担当等实践活动,在社会生活中锻造学生的素质。他们利用寒暑假开展“中国的新农村”社会调查,深入到厂矿企业、产业基地参加生产劳动……种类繁多的校园科创活动、课堂科创教育、社会科创实践,多方位、多层次、多角度让学生完善知识能力结构,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的时代新人,引领学生在开放性现实情境中获得科技素质整体提升。
多方合力
形成共促创客的协同效应
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双创”成为成都最闪亮的时代标签,“创客”也成为最有创造力的代名词。“‘创客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与当前《核心素养》的精神是高度契合的。”学校科技辅导员程均说。为此,玉林中学在科创教育整体规划和顶层设计上先行一步,和市科协合作成立“成都市英才俱乐部培训基地”,并创办了玉林“创客中心”,在高一、二年级中对科技、创意有浓厚兴趣的学生进行创客教育和STEM教育,以创造技能、STEM素养、兴趣项目研究性学习为主线进行系统化人才培养,使学生在科技创新领域有了新去处和新方向。


028-86612222
028-86969110 96111
028-85587777 85555046
028-88881890
028-8432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