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生活
成都永陵“大型宫廷乐队”“中外合璧”促成音乐交融
2015-12-20 17:02:14  |  新闻中心 蜀风艺文文化成都 

在永陵恢复开放之际,本报推出的“永陵趣味大揭秘”系列报道引发了读者浓厚的兴趣。永陵二十四乐伎中,乐伎身着的黄裙曾引领时尚,舞伎的云头鞋居然是用锦缎做成的……这些趣味知识让读者想要了解永陵更多,乐伎们手中持有的乐器叫什么名字?当时的宫廷乐队演出盛况究竟是什么样的?昨日,记者再次走入永陵,听成都永陵博物馆副研究员马文彬讲述二十四乐伎这支成都古代的“大型宫廷乐队”的秘密。

不是笛不是箫 此为“觱篥”

“二十四乐伎手中的乐器,其中包含着不少的生僻字。比如,你现在看到的这两个乐伎,她们手中所持的管状乐器便称为‘觱篥’(bìlì)。其用竹做管,用芦苇做嘴,汉代时从西域传入。” 记者顺着马文彬所指,看到东面第五个以及西面第四个乐伎,均手持似笛似箫的管状乐器,都通过手指按压发声,只不过两人手中乐器一长一短。

觱篥到底是何来历?马文彬答道:“唐代杜佑在《通典》中这样写道,‘觱篥,本名悲篥。出于胡中,声悲。’”可见,起初觱篥这种乐器是在羌胡地区流行,声音哀伤凄切。“有意思的是,在《四库全书》再次提到了觱篥,说有人使用这种乐器会惊吓马匹。”这就意味着,小小觱篥不仅是一种乐器,在战时还可能会化身疆场利器。

本文共4页 1234
来源 成都日报  |   作者 蒋峰 王梓均
点击阅读更多【永陵博物馆】新闻
永陵博物馆《伎乐·24》复现古典成都辉煌
永陵博物馆《伎乐·24》复现古典成都辉煌
唐五代音乐文化的活化石“复活”永陵“二十四伎乐”乐器“穿越时空” 再现成都
唐五代音乐文化的活化石“复活”永陵“二十四伎乐”乐器“穿越时空” 再现成都
成都永陵石刻乐舞:五代成都的盛世遗音
成都永陵石刻乐舞:五代成都的盛世遗音
携手《为你读诗》诗歌平台寻访诗意净土永陵沙龙为你读诗
永陵博物馆永陵文化沙龙四川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邢小于开讲《汉唐乐舞》
永陵博物馆永陵沙龙“二十四伎乐”天籁之音永陵重现
周啸天:古韵中感受花间派魅力 词文化圣地当属永陵
成都永陵博物馆将重磅推出永陵沙龙 周啸天带你品花间词
[下篇文章] 四川峨眉山第17届冰雪温泉节启幕 千人挑战冰雪神功
[上篇文章] 2015成都家长教子——父母大课堂家庭教育公益巡回讲座落幕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联系 | 加盟合作 | 联系我们
欧咯®旗下网站 成都热线
Copyright © 2006-2021 CDRX.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欧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