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生活
成都永陵“大型宫廷乐队”“中外合璧”促成音乐交融
2015-12-20 17:02:14  |  新闻中心 蜀风艺文文化成都 

“唐灭亡后,王建在四川建立前蜀政权,定都成都。王建称帝前是唐朝旧臣,曾任职宫廷禁军(即神策军)的首领,对宫廷礼仪十分熟悉。”马文彬告诉记者,王建称帝后,事事都想仿效唐天子,以显正统,其中就有将当时成都乐工比较集中的“乐营”改为唐时的“教坊”,同时还建立了自己的宫廷乐队。永陵棺床腰身处所刻的二十四乐伎便是王建宫廷乐队的一个缩影,昭示着成都当时作为音乐之都的繁华。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成都乐器制造业也十分发达。马文彬告诉记者,有史料记载,当时成都私人作坊生产的“雷公琴”闻名于世,并以徽记来表明它的品第,类似于现代商品上的商标及等级标志。这说明,当时操琴弄弦之人一定为数不少。在二十四乐伎中更有多达20种乐器,若这些乐器都有这些类似的生产工艺,可以想见当时成都的乐器制造业是何等的兴盛。

“中外合璧”促成音乐交融

马文彬说,从二十四乐伎中的乐器组合来看,乐伎使用20种乐器以龟兹乐(西域民族音乐)为主,清商乐(汉族大曲)为辅,又吸纳天竺(印度)等外国器乐,是由雅乐向龟兹乐为主的燕乐转变时期的代表。一些音乐专业研究人士称这一组石刻乐舞为混合乐队,这种混合体现了前蜀时期,成都地区同其他地域间的文化大融合。

本文共4页 1234
来源 成都日报  |   作者 蒋峰 王梓均
点击阅读更多【永陵博物馆】新闻
永陵博物馆《伎乐·24》复现古典成都辉煌
永陵博物馆《伎乐·24》复现古典成都辉煌
唐五代音乐文化的活化石“复活”永陵“二十四伎乐”乐器“穿越时空” 再现成都
唐五代音乐文化的活化石“复活”永陵“二十四伎乐”乐器“穿越时空” 再现成都
成都永陵石刻乐舞:五代成都的盛世遗音
成都永陵石刻乐舞:五代成都的盛世遗音
携手《为你读诗》诗歌平台寻访诗意净土永陵沙龙为你读诗
永陵博物馆永陵文化沙龙四川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邢小于开讲《汉唐乐舞》
永陵博物馆永陵沙龙“二十四伎乐”天籁之音永陵重现
周啸天:古韵中感受花间派魅力 词文化圣地当属永陵
成都永陵博物馆将重磅推出永陵沙龙 周啸天带你品花间词
[下篇文章] 四川峨眉山第17届冰雪温泉节启幕 千人挑战冰雪神功
[上篇文章] 2015成都家长教子——父母大课堂家庭教育公益巡回讲座落幕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联系 | 加盟合作 | 联系我们
欧咯®旗下网站 成都热线
Copyright © 2006-2021 CDRX.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欧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