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生活
成都永陵“大型宫廷乐队”“中外合璧”促成音乐交融
2015-12-20 17:02:14  |  新闻中心 蜀风艺文文化成都 

众所周知,王建棺床腰身所雕刻的二十四乐伎属于宫廷宴乐,为皇帝宴饮助兴,自然要奏出怡情、喜悦之音。“这种‘声悲’之乐会不会不合时宜呢?”记者疑惑。马文彬补充说,觱篥引进中原后有所改变。在白居易的《小童薛阳陶吹觱篥歌》中写道:“剪削干芦插寒竹,九孔漏声五音足。……翕然声作疑管裂,诎然声尽疑刀截。有时腕软无筋骨,有时顿挫生梭节。急声圆转促不断,轹轹辚辚似珠贯。”此时,白居易耳中的觱篥,时而奔放豪迈,时而低吟温婉,乐声抑扬顿挫,如珠坠盘,瞬息万变,声音能在广阔的音域范围内表达。这样的觱篥进入宫廷乐队,自然是理所当然。

“大型宫廷乐队”如何诞生

据统计,二十四乐伎被雕刻在王建棺床东南西三面的腰身处,东西两面各刻10个乐伎,南面刻有2个乐伎和2个舞伎,共计24人。除2个舞伎外,乐伎均属坐式,手持乐器共计20种,23件。除了觱篥外,剩下19种分别为琵琶、竖箜篌、筝、笛、篪(chī)、笙、排箫、贝、叶、拍板、正鼓、和鼓、齐鼓、毛员鼓、答腊鼓、羯鼓、鞉(táo)牢鼓、鸡娄鼓、铜钹。

马文彬说,这组浮雕是目前古代文献资料以及古建筑、石窟寺、塑画、历代绘画中所见乐器种类最多的画面之一。其中“吹叶伎”,一手持一片树叶含在嘴里吹奏,另一手持三片树叶握在手心作更换准备的这一形象,在我国古代的绘画、画像石(砖)以及包括乐舞场面最多的敦煌壁画等图像中都前所未见。

本文共4页 1234
来源 成都日报  |   作者 蒋峰 王梓均
点击阅读更多【永陵博物馆】新闻
永陵博物馆《伎乐·24》复现古典成都辉煌
永陵博物馆《伎乐·24》复现古典成都辉煌
唐五代音乐文化的活化石“复活”永陵“二十四伎乐”乐器“穿越时空” 再现成都
唐五代音乐文化的活化石“复活”永陵“二十四伎乐”乐器“穿越时空” 再现成都
成都永陵石刻乐舞:五代成都的盛世遗音
成都永陵石刻乐舞:五代成都的盛世遗音
携手《为你读诗》诗歌平台寻访诗意净土永陵沙龙为你读诗
永陵博物馆永陵文化沙龙四川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邢小于开讲《汉唐乐舞》
永陵博物馆永陵沙龙“二十四伎乐”天籁之音永陵重现
周啸天:古韵中感受花间派魅力 词文化圣地当属永陵
成都永陵博物馆将重磅推出永陵沙龙 周啸天带你品花间词
[下篇文章] 四川峨眉山第17届冰雪温泉节启幕 千人挑战冰雪神功
[上篇文章] 2015成都家长教子——父母大课堂家庭教育公益巡回讲座落幕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联系 | 加盟合作 | 联系我们
欧咯®旗下网站 成都热线
Copyright © 2006-2021 CDRX.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欧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