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生活 400-633-4033
成都首段“海绵人行道”现身中环锦华桥至锦华路 “吃水”路面30秒除积水
2016-03-15 10:36:36  |  新闻中心 都市生活成都生活 

专/家/解/读

未来成都有哪些“海绵体”?

“海绵城市并不是需要特别去选择一个区域来修建,每个区域从现在做起都可以体现‘海绵’的优势。最近完成改造的红星路,就在沿线绿化带中布局了很多海绵城市的理念。例如,在东升广场、督院街、滨江社区等节点处的道路、广场地面上,铺设就应用了透水材料,雨水降下来后可以像落在泥土上一样往下渗透,解决了水泥硬化路面难以渗水的问题。”成都市规划管理局总规划师万小鹏在解读海绵城市时谈到,目前,海绵城市的理念已经运用于红星路改造、高新区、天府新区建设当中,但是建设海绵城市并不仅限于新兴区域。在启动海绵城市建设之前,成都就已经针对城市的内涝,对易淹区进行研究,分析锁定84个易淹区,并进行了专门的防涝措施。

那么,从规划方面,成都的“海绵体”将体现在哪些地方呢?万小鹏介绍,成都对建设用地、绿地、公园的储水设施作出科学合理的规划。比如要求小区建设用地每1万平方米就要修建400立方的蓄水池,还要求环城生态区要重点围绕环城生态区‘六库八区’湖泊水系、城市水生态系统、交通路网系统构建积极有效的城市海绵体建设体系。

此外,规划要求在修建城市公园、机动车道的时候多采用渗透性铺装,并增加城市绿地、植草沟、人工湿地等可透水地面设施来实现雨水的渗透。在此基础上,通过规划建设自然湿地、人工水库、小区蓄水池来进行雨水储存,用雨污分流等途径维持水质洁净,再通过循环原理将这些多余的雨水应用于园林灌溉,成都市政美化等工作中,这些都成为建设海绵城市的优势。

本文共4页 1234
来源 华西都市报  |   作者 赖芳杰 吕甲 庞琪
点击阅读更多【海绵城市】新闻
成都市建委:海绵城市将纳入建设项目全过程管理
成都市将打造绿色、灰色和蓝色三色海绵系统
成都高新区完成“海绵城市”规划全力打造低碳新区
成都推动海绵城市建设已启动60个示范项目 完成投资100亿元
成都活水公园海绵城市建设研讨会举行达成海绵城市成都共识
成都再添一高标准环状道路 42公里中环将成为“会呼吸的道路”
成都再添一高标准环状道路 42公里中环将成为“会呼吸的道路”
成都市建委:减少城市硬覆盖 新修的路新修的公园都要是“海绵体”
成都第一条海绵道路 锦华路至锦江示范段完工能够喝掉75%的雨水
成都第一条海绵道路 锦华路至锦江示范段完工能够喝掉75%的雨水
[下篇文章] 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2016年自主招生报名开始
[上篇文章] 中介搞错广福桥宝润苑房源租错房 成都女子2个月没回家 门锁被换住进陌生人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联系 | 加盟合作 | 联系我们
欧咯®旗下网站 成都热线
Copyright © 2006-2021 CDRX.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欧咯®版权所有